第218章 引力子與時空蟲洞
送走陳正平,徐川一個人回到了酒店房間,從行李箱中取出一個筆記本和筆,坐在了玻璃桌前。
布萊恩·施密特教授提出的問題挺有意思的。
利用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來計算高維空間,驗證高維空間是否存在,找到進入的方法。
不過就目前來看,這個並不現實。
物理意義上的高維空間隻不過是物理學家們提出來的一個猜想,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是否真的存在,誰也不知道。
這種理論上推測出來的東西,猶如浮根之萍一樣,並不可靠。
哪怕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提出的時間四維,目前也沒有任何的驗證。
每個人的確都能感受到時間在流逝,但以時間為基礎的四維空間到底存不存在,根本就沒有直接的證據。
時鍾秒表這些東西,隻不過是人類自己弄出來的東西罷了。
坐在玻璃桌前,徐川腦海中浮現無數的念頭,最終長舒了口氣。
雖然用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計算高維空間是一件很難,或者說目前無法做到的事情。
但布萊恩·施密特教授的提問,也給他帶來了另外的啟發。
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能否用來計算引力波動,亦或者時空蟲洞或者類似的東西存在?
這是他前世發現引力子後,一直都在研究的一個東西。
類似於科幻電影,或者科幻中的那種時空蟲洞,可以進入後穿梭到遙遠的外星係去。
當然,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種東西存在,但在引力子這種粒子發現後,科學直覺告訴他,時空蟲洞這種東西,大概率是真的存在的。
無論是天然的,亦或者人造的。
上輩子,他研究的東西不少,可控核聚變,暗物質暗能量的利用,引力子的波動勾動空間等等,這些物理領域的前沿問題都在他的研究範疇內,隻不過有些深入,有些較淺罷了。
其中引力子的勾動空間波動,就是與比較淺的那種。
在他重生回來前,對於這個想法還僅僅是建立在理論上,沒有任何的實驗基礎。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引力子"。
引力子,又叫做‘重力子’,在物理學中是一個傳遞引力的假想粒子,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可以歸結為構成這兩個物體的粒子之間的引力子交換。
為了傳遞引力,引力子必須永遠相吸、作用範圍無限遠及以無限多的型態出現。
在量子力學中,引力子被定義為一個自旋為2、質量為零的玻色子。
在M-理論中,引力子被定義為自由的閉弦,可以被傳播到宇宙膜外的高維空間以及其它宇宙膜。
這是引力子的基礎。
提出引力子的存在,是因為量子理論在各方麵都非常成功,譬如電磁學可用光子的量化來解釋(量子電動力學)。而宇宙其他方麵的基本作用力(弱核力和強核力)亦可用量子理論得到完美的描述。
因此人們自然希望量子理論亦能解釋重力,故假想有一種未發現的引力子存在,其性質與光子類似,而最終可發展出量子引力理論。
當然,在2018年的時候,這玩意還屬於未被證實的東西。
要等到2030年時候,引力子才會被他發現,並正式納入物理體係中。
而在發現引力子後,他導師威騰的M-理論其實就被補全了一部分。
那麼有關引力子可以被傳播到宇宙膜外的高維空間,以及其它宇宙膜上這一理論,也可以進行推論了。
那麼利用引力子的傳播,進行傳遞信息,或者打開一個通道,就進入了當時物理界的前沿研究範疇內。
可惜的是,這些東西哪怕直到他重生回來前,也隻不過是純理論方麵的東西罷了。
別說控製引力子去傳遞信息,打開時空通道了,就連如何穩定引力子對空間的波動都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
不過作為站在這個領域最前沿的頂級物理學家,他對引力子的研究比其他人都要深。
上輩子做不到的一些事情,這輩子說不定可以做到。
今天布萊恩·施密特教授的提問,給他帶來了靈感,讓他從高維空間聯係到了引力子上麵。
而這輩子主修的數學,給他帶來了工具,讓他有能力能去嚐試計算這方麵的東西。
二者合一,都不可缺。
當然,在未來,他還需要類似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引力子波動器等大型實驗設備來進行輔助驗證這些理論和計算是否正確。
但現在,他找到了一條或許可以通向未來的道路。
酒店房間中,玻璃桌前,徐川捏著圓珠筆閉目沉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