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者,大抵因為足夠出名。
畢竟以那些民科的思維,都是想搞個大的。
證明一道大的數學猜想就像挖開一座古老的帝王墳墓一樣,證偽就是挖開後裏麵毛都沒有,圍觀的人群一看轟一聲就散了。
但證明,就算沒挖到墳,也可以拿著一些石頭聲稱這是黃金,然後吃瓜群眾就一哄而上,有的說這是假的,有的說是真的,有的說萬一是真的呢?有的說就算是真的也要權威認證,又有的說,權威機構瞎鑒定欠人一個道歉.
最後民科心裏美滋滋的走了,留下一堆人在那吵。
但實際上,這些人恐怕連大統一理論到底是什麼的,哥德巴赫猜想和1+1=2的區別在哪裏都搞不清。
所以幾乎所有的數學家對於民科搞出來的這些東西基本是不屑一顧的,泰奧菲勒·漢普裏也一樣。
如果是和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大統一理論有關的數學論文,他會毫不猶豫的直接的叉掉。
不過和霍奇猜想相關的論文,這反而勾起了他的一絲好奇。
畢竟這可是七大千禧年難題中,最難以被理解一個問題。
別說是那些民科們了,就是很多的數學家,都不一定能徹底弄懂這個問題。
帶著想看看對方到底寫了什麼的想法,泰奧菲勒·漢普裏點擊鏈接跳進了對方的領域中。
映入眼簾的,除了那個熟悉的論文標題外,還有投稿者的名字。
Xu·
泰奧菲勒·漢普裏:??????
看到這個名字,他直接就愣住了。
作為數學界當今紅到發紫的最紅炸子雞,年輕一代的閃耀新星,去年年底拿到克拉福德數學獎和克拉福德天文學獎的史上最年輕獲獎者,恐怕任何一個從事數學行業的人都會關注這個名字。
在普通的數學家眼裏,這是個‘奇怪’的天才。
此前幾乎沒有任何的鋪墊,也幾乎沒有任何的數學論文發表,而後直接以世界級難題Weyl_Berry猜想的弱化形式證明轟動了當初的普林斯頓。
隨後更是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將弱化形式的Weyl_Berry猜想證明直接推到了完整Weyl_Berry猜想。
不僅如此,在完成這份數學猜想的證明後,他更是利用Xu-Weyl-Berry定理在天文學界開創了一份堪稱是‘祖師爺’級別的計算工具。
此後更是在利用數學方法成功的解決掉了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困擾了物理界數年的問題。
看到論文作者這個名字,泰奧菲勒·漢普裏瞬間就懵了。
難不成這位數學界的新星,又解決了霍奇猜想?
這怎麼可能?
這可是七大千禧年難題,不是什麼垃圾數學猜想。
一個多世紀以來對這七個問題發起過衝鋒的數學家不計其數,包括那些耳聞能熟的數學家,比如哈代、希爾伯特、阿蒂亞爵士等等。
但至今為止的被解決的仍然隻有一個。
“真有希望解決霍奇猜想嗎?這也太令人難以想象了。”
嘴中念叨了,泰奧菲勒·漢普裏點開論文,一字一字的看了下去,哪怕是的最基礎的引言和預備知識,他都沒有放過。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很快他就皺起了眉頭。
論文的開篇還好,憑借著的自身的數學儲備,他順利的啃了進去,但僅僅翻過不到三頁稿紙,他就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開始看不懂了。
盯著電腦屏幕上的算式,漢普裏歎息了一聲。
本以為能從這篇論文中獲得些什麼啟發或者知識,沒想到開篇就遇到了最大的難題,他看不懂論文演算的過程。
雖說不是全部,但開篇三頁稿紙,裏麵就摻雜了代數幾何、射影簇、黎曼幾何、擴域等足足四種不同領域的數學知識。
而這其中,黎曼幾何和擴域是他沒有深入學習過的領域。
搖了搖頭,泰奧菲勒·漢普裏將論文從arxiv網頁上下載了下來,然後將其傳遞到打印機,完整的打印了出來。
帶著殘餘著溫熱的紙張,他迅速趕往了導師的辦公室。
““老師,我看到了一篇有關於霍奇猜想的論文。”
沒有敲門,泰奧菲勒·漢普裏直接匆匆忙忙的闖進了辦公室。
辦公室中,漢普裏的導師艾德貝特·希普利皺著眉頭看向這個急匆匆闖進來的學生,不悅道:“漢普裏,我這裏有客人,有什麼事情稍後再說。”
聞言,泰奧菲勒·漢普裏這才注意到房間中的另一位坐在的沙發上的老人,連忙道:“抱歉,老師,我太激動了。”
說罷,他便要退出辦公室,不過耳邊一道聲音讓他的腳步停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