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米爾紮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3 / 3)

起身活動了一下身體,他長舒了口氣,再度坐了下來。

這些稿紙,不愧是一名菲爾茲獎得主留下來的。

裏麵的知識,跨越幅度從泰希米勒理論、雙曲幾何再到遍曆理論和辛幾何流行、到計數函數和 Berry相的拓撲非平庸性、及 Berry曲率的研究.跨越了數個數學領域。

而且每一個數學領域的研究都相當精深,基本都屬於當前領域最前沿的知識。

哪怕是他,在短時間僅看一遍的情況下,也不敢說完全理解了所有的知識點。

不過大概的情況,徐川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

這位米爾紮哈尼教授走的路線,和他此前與阿圖爾·阿維拉教授聊過的數學有些類似。

利用域的擴張,將函數轉換成子群並與中間域和合集建立起來聯係,然後將其推廣。

不過他和阿圖爾·阿維拉教授聊的是將其推向朗蘭茲綱領的部分問題上,比如由自守L函數而衍生出來的部分猜想。

而這位米爾紮哈尼教授,則是將其推向了代數閉鏈的上同調類上,並嚐試用這種方法來滲入代數幾何中。

這可能和米爾紮哈尼教授此前的研究領域有關,畢竟她生前的研究領域就在代數幾何這一塊。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相當巧妙的思路。

有史以來唯一的一位女菲爾茲獎得主,在數學上的見解和靈感,比世人的認知還要豐富。

“這樣的一位數學英才.唉~”

辦公桌前,徐川歎了口氣,將桌上的稿紙文件小心的收納了起來。

而後起身去洗漱睡覺。

明天他就返回普林斯頓了,這些東西,他會好好研究的。

祭拜送行,徐川跟隨著德利涅重新回到了普林斯頓。

不過回來後,他就向德利涅教授請了一周的假,倒不是出去玩,而是潛心整理米爾紮哈尼教授留給他的稿紙。

畢竟那上麵的知識雖然豐富,但都是米爾紮哈尼教授的隨筆手稿和一些想法,以及一些沒有算完的東西。

他需要將這些東西係統的整理出來,然後再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而對於他的請假,德利涅教授沒有任何意見,也沒有問他請假去做什麼。

哪怕是請假去玩,他也會同意。

如果不是普林斯頓沒有這種導師給學生主動放假的習慣,德利涅早就想給徐川放假了。

不說過去下半年的學習,那在耽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不能算,光是今年上半年,從二月份開始,到五月份,他是真的見識到了這個學生的瘋狂。

一天二十四小時,有超過十四個小時的時間都在學習中,他和愛德華·威騰兩個人加起來,才堪堪擁有勉強夠的精力滿足他。

德利涅很奇怪的想著,如果再這樣下去,是不是再過一年半載的時間,他是不是就沒什麼東西可以教了?

沒辦法,這個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速度與吸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而且,勤奮的讓人想哭。

德利涅自認為自己年輕時在學習上已經足夠勤奮了,但對比之下,他的勤奮完全可以說什麼都不是。

不參加聚會,不出去旅遊,對電子產品與網絡娛樂不感興趣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外,就剩下學習。

有點像專為學習打造出來的機器人。

這樣的人,本應該是怪才,極難打交道,比如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格裏戈裏·佩雷爾曼。就是一個這樣的怪人。

他幾乎拒絕了所有的社交和獎項,一個人像苦行僧一般的研究數學,就連菲爾茲獎都無法將對方從深山老林中吸引出來。

兩人的性格可以說幾乎一模一樣,除了對學習感興趣外,對其他的東西都不怎麼愛好。

但相比較佩雷爾曼,他這位學生體現出來的人情世故卻並不弱。至少,在一個普通人的正常範疇中。

比如他回國後,會給他和威騰帶一些特產和禮物,也會參加各類獎項,領取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論,如果有需要他開報告會的,隻要理由正當,他也不會拒絕。這和佩雷爾曼是兩個完全的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