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3 / 3)

“這是數學物理吧?年輕人的思維還真是讓人感到神奇,跳躍性太強大了。”

“說不定這隻是一個錯的方法,按照以往的理論來說,希格斯與第三代重誇克的湯川耦合能級應該出現在150Gev以上,而不是低至128Gev,這可是以往無數希格斯粒子衰變實驗總結出來的經驗。”

“計算並不一定全對,經驗也有可能有問題,畢竟微觀層麵的東西我們了解的實在太少了不是嗎?”

“聽說已經臨時插隊安排了實驗,就在一周後,也不知道是哪個倒黴鬼被擠了。”

會場內,眾多的物理學家們不斷的交流著。

這並不是一條全新的道路,在很早以前就有這樣的想法,但遺憾的是,這條路很難的,要求計算者同時擁有極高的數學能力和物理能力。

所以一直都沒有什麼人能在這方麵做什麼成果。

今天突然就冒出了一個這方麵的成果,怎能不讓人驚訝。

認同這種使用數學方法來計算物理理論的人不少,因為從表麵上來看,這次的報告與論文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且這是通過理事會認證過的,並特意為其臨時插隊安排了一場對撞實驗。

所以從各方麵來考慮,希格斯與第三代重誇克的湯川耦合能級有極大的可能就在128Gev~131Gev這個區間了。

為此臨時安排一場對撞實驗進行驗證也是值得的。

當然,有認同的,自然也就有反對的。

反對的人也不少,最主要的理論就是從以往的粒子對撞實驗的經驗來計算,希格斯與第三代重誇克的湯川耦合能級應該在150Gev甚至更高的區間,而不是接近希格斯粒子出現的能級區域。

128Gev這個數字完全違反了以往的實踐經驗。

特別是高麗的某原子力研究院的,對此反對的尤為激烈。

不過這也和他們今年的對撞實驗申請被擠到了明年有關係。

沒錯,某原子力研究院就是那個徐川臨時插隊而擠走的倒黴蛋,他們的對撞申請直接被擠到了明年。

因此在報告會上各種提問,想要找徐川的麻煩,想證明這篇計算論文中有巨大缺陷,不值得的用對撞實驗來進行驗證。

但可惜的是,整個某原子力研究院懂數學的人都沒幾個,就算是能看懂了計算過程,也找不到什麼缺陷和有問題的地方。

勉強找到的幾個自認為有問題的地方,也被徐川輕而易舉的化解了。

報告會結束,徐川從講台上下來。

整體來看來看,這次的報告會還是相當成功的,雖然最後的提問環節被某個不知道是高麗國還是小島國的人提了一堆膚淺甚至是錯誤的問題,但這套計算論文,還是被不少的物理學家都接受了。

而且支持程度也超過了一半,這足以讓後麵的對撞驗證實驗繼續下去了。

在,如果眾多的物理學家聯名一起投訴某項對撞實驗的話,哪怕是早就決定的對撞實驗,也會考慮一下是否要繼續下去。

畢竟離不開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物理學家支持,缺少了眾多的物理學家,LHC也運轉不下去。

從會場中離開,徐川回到了酒店。

報告會完成,對撞實驗已經安排,剩下的就是等待一周的時間了。

打開手機,威信上有人發來了信息,其中就有關於北大莫坤教授針對性的回應新聞。

“.沒有抄襲,阿維拉教授對我的指控毫無道理.”

“.靈感的確來源於交流,但我才是交流的主要人員.“

“.學術界沒有這樣的規定,一名學者不能使用自己的交流想法來證明數學猜想.“

“.我不知道抄襲這個誣陷是怎麼安排到我的頭上.”

掌上熱訊的新聞詳細的登陸了他們對莫坤的采訪,詳細的報道看的徐川都氣笑了。

TMD,真是不要β臉!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