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神,沒想到你還記得我。”
電話那頭,胡行健的聲音有些訝異,似乎對徐川還記得他感到驚訝。
徐川笑了笑,道:“找我有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川神,你最近有關注《數學進展》嗎?”胡行健在電話中問道。
徐川搖了搖頭,好奇的問道:“沒有,怎麼了,是數學界有什麼新的進展嗎?”
也不怪他這麼問,畢竟和數學期刊有關係的,就隻有數學成果了。
不過他最近幾個月都在研究物理,對數學界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注。
而且,《數學進展》是國內的數學期刊,雖然能排到國內前三,但放到國際上,重要性並不高,上麵登陸的論文重要程度一般,所以他並沒有怎麼關注,連對方的消息提示都沒有開。
頂級期刊基本都被西方國家把控這是目前無可避免的事實。
“那我給你發個鏈接,你先看看再說吧。”胡行健沒有直接說什麼事,而是通過軟件丟過來了一個鏈接。
徐川好奇的點開鏈接,看向內容。
【華國數學史上又一新重大成果;北大教授莫坤證明Rankin-Selberg L-函數非零假設!或極大的推進Langlands綱領的突破。】
標題是典型的營銷號風格,不過內容讓徐川挺驚訝的。
Rankin-Selberg L-函數非零假設被證明了?
這可是Langlands綱領下L-函數問題中的一個核心問題。
此前他和巴西的數學教授阿維拉·阿圖爾聊過這方麵的東西,再加上前段時間在普林斯頓跟隨著德利涅教授學習,對於Langlands綱領中問題有所了解。
這個假設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提出的。假設提出後,許多關於L-函數特殊值的重要結果是在非零假設成立的基礎上得到的。
但如何證明這個假設,從未有人給出過一個明確的答案。
《米國數學會雜誌》審稿人曾指出,非零假設是這個方向“所有工作中的一個根本難點”,可見這個問題的難度。
不過莫坤這個名字有點熟悉,好像在哪裏聽到過的樣子?
盯著標題中的名字,徐川心裏感到一絲熟悉。
想了想,他恍然回憶了起來。
“莫坤,這不就是之前在晨星數學獎頒獎典禮上碰到過的那位北大的數學教授嗎?當初還一起討論過來著。”
“真是人不可貌相,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位北大的莫教授從麵貌上來看最少也有五十多歲了吧?”
徐川感歎了一句,雖然五十多歲算不上什麼高齡,但在這個年紀還能孜孜不倦的去研究數學,這份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想著,徐川重新坐回了電腦前。
他雖然沒有訂閱《數學進展》,但《數學進展》是有網站的,上麵會刊登發表的論文。
如果那位莫教授證明Rankin-Selberg L-函數非零假設論文已經刊登了,那他能在上麵找到。
果然,通過工具連接到北大的數學期刊網站後,徐川在首頁上就看到了這篇論文。
【Rankin-Selberg L-函數非零假設的證明。】
通過PDF工具,將論文下載下來,徐川點開了論文,準備閱讀一下。
畢竟Rankin-Selberg L-函數非零假設在Langlands綱領中還是挺重要的,關係到L-函數特殊值研究的領域。
不過隨著翻閱,徐川的麵色也逐漸古怪了起來。
這篇論文的核心工具,使用的似乎正是五月份他和阿圖爾·阿維拉教授的論證。
盡管細微的改動了一些東西,但核心的思路與計算過程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
隻不過當時他和阿圖爾·阿維拉教授是朝著新梅森猜想的方向去研究的,到這邊,似乎被這位莫教授應用到了L-函數非零假設證明上。
可不管如何,這位莫教授直接‘借用’了他和阿圖爾·阿維拉教授的成果是肯定的。
不僅僅是核心思路,就連計算方法和一些計算數據都直接抄過去了。
而且還沒有和他與阿圖爾·阿維拉教授打招呼,這是不是有億點點的不地道?
徐川幾乎敢肯定這位莫教授並沒有和阿圖爾·阿維拉教授打過招呼,如果有的話,阿圖爾·阿維拉肯定會聯係他。
畢竟這是他們兩個的共同研究,如果要借與其他人使用的話,以學術界的規則來說肯定要和另一個同伴打招呼。
“還是先問問阿維拉教授吧,問問他知不知情。”
盯著論文,徐川搖了搖頭。
如果阿圖爾·阿維拉教授也不知情的話,這事就有點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