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2 / 3)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林斯頓,圍繞整個校園建立起來的各種俱樂部是個相當靚麗的文化風景。

在普林斯頓這個‘袖珍’的大學中,每年的新生總計都隻不過千餘人,卻有著300多個學生組織,38個體育俱樂部,以及十幾名方便學生禱告的牧師和校園中心。

這些學生組織和俱樂部構成了普林斯頓諸多校園文化,而且階層分明,很多都具有較強的排外性,或者說鄙視鏈。

就比如飲食俱樂部。

普林斯頓有11個飲食俱樂部,5個是無門檻加入的,6個是需要經過篩選的。

相對於兄弟會和姐妹會,或者其他社團組織,飲食俱樂部設立著獨有的選拔過程,叫做“bibsp; process,而這裏的學生以學術“爭論”的方式,與飲食俱樂部的成員們相互了解。

很明顯,需要經過重重篩選才能進入的飲食俱樂部,比如常青藤飲食俱樂部,裏麵的學生就都是頂級的學員。

但不要簡單的以為這就是個類似國內的學生會一樣的結構。

在這邊,頂級的俱樂部能夠為學生會員提供留學申請、職業規劃、學術交流等多方麵幫助和免費指導等,還會定期舉行留學講座和沙龍、邀請哈佛、耶魯等其他名校在讀學生和以及職場精英為會員分享留學申請和求職就業方麵的寶貴經驗。

這是一個高端社交與DIY資源共享的平台,因此也會重重篩選,一步步的過濾人才。

當然,這些重重篩選,對於真正的頂級人才來說,是完全不存在的規矩。

就好比常青藤俱樂部,這個普林斯頓大學中最頂級的俱樂部,這輩子徐川都還沒申請,對方就主動將邀請函送到了他手裏。

相比較之下,上輩子經曆了申請、傳統古老的辯論等步驟才入會的情況簡直沒法比,兩者有著天差地別。

隻能說,天才或者有能力的人,在哪裏都是受歡迎的。

處理完俱樂部,學生組織之類的邀請後,徐川縮回到了自己的宿舍,準備潛心完成‘質子半徑之謎’問題的數據計算。

不過就在這時,他收到了導師德利涅的電話。

放下手中的稿紙,徐川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大部分時候,他的兩位導師,德利涅和威騰基本都在研究院這邊做研究,至於普林斯頓大學的上課,如果他們心情好,或者有大課會過去一趟,其餘的時間則基本交給自己的助理或者學生的。

這對於他們這種級別的大佬來說,這操作再正常不過了。

敲了敲辦公室的門,徐川走了進去,辦公室中,一個穿著長袖的老人正坐在桌前。

“導師。”

徐川打了個招呼,德利涅抬頭看了一眼,放下了手中的圓珠筆。

“這兩天適應的如何?時差什麼的調節過來了嗎?”

徐川:“感謝老師的關心,已經調整的差不多了。”

德利涅:“那就好,早點適應這邊的生活,早點進入學習研究的狀態,威騰那邊還在等著你。”

徐川點了點頭:“我會盡全力加快速度完善的。”

聞言,德利涅反倒是露出了笑容,道:“也不用那麼著急,學習研究要與日常生活結合,普林斯頓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俱樂部和學生組織的,比如橄欖球、足球、滑冰,這些你都可以接觸一下,畢竟身體最重要。”

德利涅帶著笑容勸告著,他並不擔心眼前這個學生在學習研究上不努力。

無論是他也好,還是威騰也好,亦或者是普林斯頓的其他教授,都帶過來自華國的學生。

其他的不說,在勤奮與努力這一塊,整個普林斯頓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學生能和來自華國的學生相比。

有時候他們除了吃飯睡覺和學習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娛樂活動。

這樣的學生不能說不好,但缺少了一點搞學術必要的靈性和交流。

而有時候,往往就是這一點靈性和交流,能將一個人在學術這條道路上推的更遠。

搞學術和研究閉門造車是要不得的,除了佩雷爾曼那個‘怪人’外,就幾乎再也沒有閉門造車出過重大成果的研究學者了。

靈感和火花是在交流與碰撞中誕生的,一個人的思維始終都是有限的。

所以德利涅希望徐川能多出去的活動活動,結交一些好友,保持著對外界知識的吸收。

對於這點,徐川自然也清楚,點了點頭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