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成就完全夠得上一個晨星數學獎金獎,但對比張偉以及李思來說,成就還是差不少的。
前者是18年菲爾茲獎的熱門候選人之一。
後者構建了拓撲弦場論的量子化理論,解決“Landau-Ginzburg鏡像對稱猜想”,在數學物理的成就上極深。
至於徐川,就更沒法比了,Weyl-Berry猜想可是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如果不是徐川在數學上的成就單調了一點,年紀太輕了一點,18年的菲爾茲獎必定是他的,而不是可能。
這種情況下,他被淘汰掉也不冤。
學術界終究還是講成績的地方,潛規則再牛逼,也抵不過別人耀眼的成績。
短暫的安靜過後,掌聲如雷鳴般響起。
雖然驚訝於晨星數學獎金獎會打破慣例頒發給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但對於舞台上站著的那個人,台下的眾多數學家沒有不服氣的。
能證明世界級的數學難題Weyl-Berry猜想,他的成就已經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的數學家。
別說四十歲以下的年輕學者了,就是絕大部分做了一輩子五六十年數學研究的老年學者,也沒有這樣的成就。
掌聲響起,徐川起身順著鋪在地上的紅地毯走向了舞台。
“恭喜你,徐川同學。”
講台上,邱成桐從禮儀小姐手中接過金燦燦的獎牌和紅彤彤的證書,頒發給了這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晨星數學獎金獎獲得者。
從老人手中接過獎牌和證書,徐川禮貌的微微鞠躬,道了聲謝謝。
邱成桐笑了笑,將手中的話筒遞了過來,道:“聊兩句吧,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我我估計未來也沒人能再打破你的獲獎年齡了。”
徐川也沒有猶豫,接過話筒,麵向大禮堂數百位數學家。
“首先感謝我的母校南大對我的栽培的,也感謝華國數學會和晨興數學獎評委會對我的肯定。”
“做學問的人希望得到肯定,尤其希望得到自己尊敬的人的肯定。晨興數學獎評委會頒給我這個獎,是對我的極大鼓勵。”
“我希望把每一次得獎都當做前進的助力,鼓勵我向前看,希望我能在數學這條道路上,在學術這條道路上,有更多的突破,取得更高的成就。”
“謝謝。”
他的獲獎感言很簡短,沒有過多的感言,也沒有激揚慷慨的陳詞,隻是默默的將晨星數學獎轉化成自己動力與階磚,用它來鋪墊道路,邁向更廣闊的的數學世界。
啪啪啪·······
大禮堂中,掌聲如洶湧的潮水般源源不斷。
座位上,南大數院院長榮誌專目光讚許的看著舞台上的少年,這大抵是南大拆分以後最優秀的學生了。
一旁,張偉平輕輕的鼓著掌,看著舞台上的徐川在心中輕輕的歎息了一聲,他終是錯過了這樣的一位學生。
不過隨即他就釋然了,在哪裏學習無所謂,隻要他沒有埋沒自己的天賦就好。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興,則國興.
就算是沒有在他手下學習也沒有關係,到了他這個年齡,已經看過很多的東西了,對於絕大部分的事情,也已然從容。
至於那些沒有看淡,他依舊保持著關注的東西,也有希望能在這位少年身上看到。
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了.
而張偉平身邊,胡行健目瞪口呆的看著舞台,直到大禮堂中掌聲如雷響起才回過神來,跟著一起猛烈的鼓掌。
站在舞台上的那個身影,比他還要年輕好幾歲,卻已經拿到了他這輩子都渴望不可即的獎章。
那個身影,就靜靜的站在那裏,卻在他心裏留下了一筆不可磨滅的痕跡,也為他帶來了奮鬥的目標。
少年時代,沒有人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胡行健相信,自己同樣有一天能站在那個舞台上。
PS:彙報情況。
好消息:八尾這邊應該是恢複的差不多了,連續兩天的抗原測試都是陰性,今天小區管理上門做了個核酸,沒問題的話,我明天就可以出門了。
晚上應該還有一章,不過可能要晚點,畢竟碼字狀態要恢複沒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