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的征程!(1 / 3)

第139章 新的征程!

學籍和入學的事情很快就搞定了。

徐川再一次入學南大,不過這次是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進入學校的。

不過除了從一名大學生變成了一名博士生外,其他的東西幾乎都沒變。

導師依舊是陳正平,住的地方依舊是原先的單人宿舍,吃飯依舊是在食堂,上課,哦,上課這個變了,從本科生的課程變成了博士生的課程。

對於普通的本科生和博士生來說,大學和博士兩者是個完全不同的體驗。

因為兩者學習的性質完全不同。

從學習內容上來說,本科的內容注重基礎知識,注重學習的廣度。

以南大的物理係舉例,南大的物理係不僅需要學習物理基礎知識,還要學習數學課程、化學課程,少量的計算機課程,同時專業類課程涉及到地質工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古生物,構造學,礦床學等大部分地學類相關學科。

目的是在本科期間給學生大量的普及專業相關領域知識,有利於學生未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同時也算是打好基礎,不至於以後跟自己研究方向的領域一無所知。

而博士期間的課程就非常有針對性,且課程的選擇基本都是導師幫忙給定下來的。主要是跟項目有關的知識的補充。

對一名博士生來說,科研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科研實驗來創造知識,這是博士生的學習內容。

所以本科和博士的差別還是很大的,一個學習,一個創造。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本科階段和博士階段似乎沒有區別。

他本科其實就沒有按照普通本科生的課程走,走的應該是碩士研究生的路線。

剛入學的時候陳正平和他商議了一下本科學習的方向,那時候他還經常去課堂上課,但弱Weyl-Berry猜想證明後,他就很少去上課了,倒是圖書館經常跑。

至於博士階段,一般的博士課程都是導師和學生一起商議選擇的,和導師以及學生自己的科研項目掛鉤。

但他博士階段學什麼,陳正平問都沒問一句,直接徹底放養了。

在陳正平看來,反正他這個弟子馬上就要去普林斯頓了,南大的博士階段他學什麼重要嗎?壓根就不重要。

徐川也沒在意這些東西,他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著充足的認知。

去普林斯頓去深入的學習完需要的數學知識,他雖然還沒具體規劃完整,但大致的方向是有的,比如他最關心的湍流,光滑流行、混沌、分析學、複變函數、代數、分形.

“嘶~”

算著算著,徐川突然倒吸了口氣,他這要學的東西,好像有點多啊。

這每一個名稱都是一個超大的數學分支,而且難度都很高。

比如湍流,這是數學界出了名的難題,至今都還沒有任何一個數學家能為任何一個湍流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過。

比如光滑流行,這個分支直接指向數學界的七大千禧年難題之一‘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

又比如代數,這個超大分支下的東西就更多了,代數幾何、代數數論、克利福德代數、李代數、布爾代數等等。

這些分支隨便挑一個出來,都夠一個數學家研究鑽研一生了。

雖然對自己的理科天賦有著足夠的自信,但這會徐川也開始有點懷疑人生了。

他真的能學完學會這麼多東西麼。

這的確是個很艱難的挑戰,但怎麼這麼讓人興奮呢?

重新入學後,徐川向導師陳正平請了個假,回了趟老家。

這個月底的晨星數學獎頒發後,他就要去普林斯頓了,到了那邊,再想回家就很麻煩,一次來回得折騰最少三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