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點了點頭,道:“這個沒問題,將Xu-Weyl-Berry定理發揚光大,幫助天文界發展,我有這個責任。”
“隻是目前論文並沒有過審,能否過審都還是個未知的事情。”
聞言,王綬琯院士笑著搖了搖頭,道:“你老師說的沒錯,你啊,真是謙虛。我要是像你這樣的年紀,有你這樣的成就,估計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了。”
徐川笑了笑,沒有說話。
輕狂的年紀和時候誰都有,他也經曆過,上輩子大學階段第一次做出一個重大成果的時候,他同樣都快飄到天上去了。
但現在,他已經經曆過一次了,再麵對這些東西的時候,自然就平淡了許多。
當然,做出一項成果,無論大小,都會給他帶來成就感、滿足感和充實感這些是永恒不變的。
對自己的突破,遠比看肥皂劇,刷短視頻帶來的爽感要更加充足,也更加讓人回味,但也更難做到。
前者需要你堅持不斷的努力,需要你看各種書籍,理解融彙貫通,動手計算各種數據,完成各種實驗,最終才能收獲到那麼一點的成果。
後者,隻需要你躺床上打開手機電腦平板就可以了,兩者的難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對應的,前者的收獲帶來的回饋和成就感,夠你回味良久,甚至是一輩子。
而後者,可能你前一秒看到的某個能讓你開懷大笑的劇情,下一秒可能就忘記了。
天文交流會結束,並不代表參宿四觀測科研實驗帶來的影響結束了。
很快,南大的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聯合紫金山天文台一起召開了一場麵向全國的新聞發布會。
徐川作為參宿四觀測科研實驗的主導者,再加上為了擴大他的名氣,毫無疑問的成為了這場新聞發布會的發言人。
畢竟無論是參宿四星體的參數計算,還是參宿四氫包層內存在一顆伴星的發現,亦或者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都是他做出來的成果。
南大天文係的幾位師兄雖然也參與了其中,但他們的貢獻僅僅在於收集一些數據而已,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當然,他隻要準備好上台報告就成,其他的事情,像確定組織者與參與人員,包括相關領導、相關人員、媒體記者,擬訂詳細邀請名單、會議議程、時間表、發布會現場布置方案等這些東西都跟他沒關係。
南大會幫忙準備好。
此外,這場新聞發布會除了他外,還有另外一位發言人。
是南大這邊給徐川準備的輔助手。
畢竟他是第一次主持參與這種新聞發布會,到時候除了報告的相關的實驗數據外,肯定還有新聞媒體記者提問。
如果麵對一些回答不上來或者不好回答的問題,另一位發言人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很快,新聞發布會的日子就到了,南大的大禮堂中,徐川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在身旁的輔助發言人完成了一係列歡迎之類的廢話後,點開了PPT完成了自己的報告。
“我的報告完成,下麵是記者提問的環節。”
發言台上,徐川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自己的彙報,而後開啟了記者提問。
聽到這話,身邊的輔助發言人看了眼他,提了精神隨時準備應對接下裏可能會發生的突發情況。
徐川注意到了他的動靜,微微扭頭看了一眼,丟給他一個放心的眼神。
對於新聞發布會這種事情,他再熟悉不過了,前世的不少成果,特別是材料那一塊的成果都會通過發布會公布出來,應對這種東西,他經驗很老道。
更別提這是在國內了,這種新聞發布會上都是預先有記者答問備忘提綱的,也就是記者會提什麼問題,問題的範圍,事先都會有商議準備的。
當然,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記者有答問備忘提綱這種事,他也是昨天才知道的。
南大為了防止新聞發布會上出現意外情況,也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