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2 / 3)

論文投出去後,徐川就短暫的休閑了下來,不過在他休息的時候,他丟到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的論文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作為目前全世界最大,年齡最久也最受歡迎的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有來自多個領域的文章,比如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等等,而天文物理自然也在其中。

無論是學生也好,還是教授也好,亦或者是學術界之外的研究所,實驗室,或許當前科學界最前沿的知識是必備的。

而獲取最前沿的知識,一般而言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訂購需要知識對應的期刊。

比如《Nature》《Sce》這些。

但是訂購這些期刊並不便宜,就拿《Nature》來舉例,看一篇Natures一般要20米元,折合100多塊。

這個價格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在大部分有錢公司和牛逼學校買個site lise或者報個銷都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對那些有科研興趣的個人或者是那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就很成問題了。

像馬拉維,中非這種國家,在2016年,官方數據中人均GDP才400美刀(大約看20篇文章),你讓人家怎麼玩?難道要讓知識像財富一樣集中在少數人手裏麼?

此外,不僅僅是這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即便是發達國家的學校和科研機構,隨著的各種科研文獻的數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支付訂閱期刊產生的費用。

其他的不說,就拿華國來說。

在國內,最出名的莫過於知網了,雖然它並不是期刊,但它在知識收費方麵比期刊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大抵是每一個大學生,研究生在寫畢業論文時的痛了。

如今國內學生的畢業論文的查重,字符要求60000字以內,價格就要到200塊左右,而碩博論文查重係統,200000字符以內,價格要350元左右。

這個價格可以說相當昂貴了。

而且一個大學生,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查重可能會不止一遍,有時候多的話,一次畢業知網就能從一個大學生身上搜刮上千塊。

碩士生和博士生以及高校的教授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向知識付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知網,學術期刊這類知識網站的收費日益水漲船高,導致很多學校和科研機構無力跟上學術期刊發展的步伐。

就好像人們一直希望互聯網擁有中立性,即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公司等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當平等地對待所有通過他們網絡的流量一樣。人們也並不希望因為錢而阻擋了知識的傳播。

所以,科學界有了‘布達佩斯宣言’,即呼籲對所有新的同行評審研究實行論文的開放獲取,並推廣到所有學科和國家。

而在這個基礎上,arXiv、BioRxiv、ChemRxiv、The Winnower這些預印本網站發展相當迅速,得到了不少科研人員的支持。

隨著這些預印本網站的規模越來越大,上麵的論文和想法越來越多,很多高校教授和科研人員都喜歡瀏覽這些預印本網站。

以此來從上麵獲取新的靈感和知識,或者保持對其他人員研究項目進度的關注。

而這些預印本網站,基本都是可以設置感興趣,或者關注內容追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