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須請子凡評評理,我們哪個朝代的年夜飯最好吃?!”

又是一歲新年,【軒轅台】華燈結彩,喜迎佳節。

各個朝代的年夜飯擺滿了九張大桌,華夏人史上各大曆史名人聚於一堂,卻爭得臉紅耳赤。

孔夫子帶著七十二賢徒列席而待,曰: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諸位,吾覺得,春秋老百姓所愛的豆飯藿羹,輔以泰山所產的桃李,最能代表新年的味道,

不信,請子凡一嚐便知。”

漢武帝劉徹第一個拍響自家的宴席案桌:

“新年新氣象,怎可吃得如此寡淡,朕令張騫帶來了地中海所產的美味瓜果、羅馬美酒,豈不比椒柏酒、桃、杏、李、橘這些本土玩意兒更能嚐出我大漢天威?”

平素在帝王中不大出聲的光武帝劉秀這回罕見地要爭一把:

“論起年夜飯,那怎麼能不以我們東漢發明的【嬌耳】為先,

醫聖張仲景為了治療被寒冬凍壞了耳朵的病人,發明【祛寒嬌耳湯】,用羊肉、藥材一同入餡,一鍋煮熟,從此每逢大年初一,誰家不吃頓餃子?”

三國群眾擠擠一桌,劉備、孫權坐看曹操指著桌上的美食,笑聲讓整個房間都抖了三抖:

“哈哈哈,我曹魏有話要說,

屠蘇酒,五辛盤,加一雞子,進敷淤散,這才叫年味!”

“什麼【五辛盤】,不就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五味冷菜麼,連片肉都沒有,比不上我唐的【春盤】一點,

李白!讓子凡過來嚐嚐我們唐朝的年宴!”

唐太宗李世民胡子一蹬一蹬,對前朝的食物不屑一顧。

“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

詩仙李白手把酒壺,引吭高歌:

“無肉不成宴,鮮美的鯽魚膾,吃的就是個落雪飛花,歌舞升平夜不眠~”

宋太宗趙匡胤有話要說:

“不得行不得行,

你們的菜式,皆‘扁食’而已,我宋朝光果盤便能暴殺,

看這【消夜果子盒】,一盤十味,銀杏、蜜煎、糖煎、糖澄沙團、韻果、蜜薑豉、皂兒糕、蜜酥、小螺酥、五色萁豆炒槌栗,端的吃出個心兒甜,

就論餃子,我們還有水晶角子、煎角子和雙下駝峰角子呢。”

明太祖朱元璋聽言不爽,一個碗砸在桌麵上:

“都什麼玩意兒?花裏胡哨,能不能上點大菜?

看俺老朱這,火燎羊頭、釀螃蟹、酥雞、鹵烤鴨、醃螃蟹、蒸羊肉,

番茄、辣椒、南瓜、胡瓜你們吃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