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監聽3(2 / 2)

李倩聽鄧子龍說他到過西湖,笑著對鄧子龍問道,“文斌,你到了西湖,那你是否知道西湖三奇?”鄧子龍道:“這我知道,我聽導遊說,好像是孤山不孤【皇帝在西湖遊玩時住在這座山,便為它取名為孤山】,斷橋不斷【每至冬日下雪時,橋上殘留著積雪,遠遠望去就仿佛斷了一般,人們便稱那是“斷橋”】,長橋不長【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在橋上送別,依依不舍,來回送了十八次,一條本來50多米的橋兩人走了一天,所以稱之為“長橋】。”

李倩臉上露出一絲的微笑:“看樣子你沒有白去,還學到一些東西。”又道:“文斌,我看你現在這個樣子好像對杭州這個地方印象非常深刻啊?”

鄧子龍道:“當然,那是一座開放的城市,那裏有過白居易、蘇東坡、楊孟瑛,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杭州的一道叫‘五柳魚’的菜,我爺爺特別喜歡吃。”

李倩道:“你爺爺喜歡吃‘五柳魚’?”鄧子龍點了點頭:“是啊!我爺爺說它味道鮮美,噴香誘人。”

李倩道:“那你知不知道這‘五柳魚’還有一個名字?”鄧子龍搖了搖頭,李倩道:“叫‘東坡魚’。”“是嗎!這是為什麼?難道這‘五柳魚’也與蘇東坡有些淵源?”鄧子龍有些不解。

李倩點了點頭:“相傳蘇東坡不僅是一個大文豪,據說還是一位美食家。有一次,他讓廚師做道魚肴開開鮮。廚師送來後,隻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東坡食欲大開,正欲舉筷子品嚐,忽見窗外閃過一個人影,原來是好友佛印和尚來了。東坡心想:“好個趕飯的和尚,這麼好吃的魚我偏不讓你吃,看怎麼辦?”於是順手將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實早已看見,心裏嘀咕:“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於是走進屋,東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來請教一個字?”“何字?”“姓蘇的‘蘇’怎麼寫?【注:說的是繁體的蘇】

蘇東坡知道佛印學問好,這裏麵一定有名堂,便裝著認真地回答:“‘蘇’字上麵是個草字頭,下邊左是‘魚’,右是‘禾’字。”佛印又問:“草頭下麵左邊是‘魚’右邊是‘禾’那是念‘蘇’,那麼魚擱在草頭上邊呢?”蘇東坡急忙說:“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說:“那就把魚拿下來吧。”蘇東坡這才恍然大悟,佛印說來說去還要吃他的那盤五柳魚。

後來有一次,佛印聽說蘇東坡要來,就照樣蒸了一盤五柳魚,心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日我也難難你。於是就順手將魚放在旁邊的罄裏。不料蘇東坡早已看見,也裝著不知道。他進屋後對佛印問道:“有件事我想請教佛印大師,我想寫副對聯,誰知寫好了上聯,下聯一時想不出好句子。”

佛印問:“不知上聯是什麼?”蘇東坡回答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蘇東坡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幾乎不加思索地說:“下聯乃‘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聽完,佯裝驚歎道:“高才,高才!原來你罄(慶)裏有魚(餘)呀!快拿出來一同分享吧。”

佛印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蘇東坡的當,他看那罄裏清蒸的西湖鮮魚,身上被廚師劃了5刀。便笑咪咪地說:“魚身上留有五柳叫五柳魚啊!,今天這‘五柳魚’給蘇東坡釣到了,不如以後就叫‘東坡魚’算了。”從此以後,人們把“五柳魚”又叫“東坡魚”,而且這道西湖名菜也因此名氣越來越大,一直流傳到今天。。。。。。”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