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決定辦駕校(2 / 2)

西西裏是S市開得比較早的一家西餐廳,上午九點就開始營業。這家餐廳主要是意大利風味比較濃厚,這個時候學生群體還沒有將必勝客作為聚會必去之地,肯德基還不曉得在哪裏。小資階級熟悉的是比薩咖啡和意大利麵。

其實楊晨曦更想吃正宗的蘭州拉麵......

宋浩和宋君華兄妹是西西裏的常客,宋卿有錢自然是哪裏都去獵奇過,楊晨曦是個重生人士,一行人都算得上見過世麵。各自點了比薩,甜點,別懷疑,上餐順序就是這麼混亂。入鄉隨俗嘛。

“晨曦妹妹,我們想再搞點事業,你有沒有什麼好建議沒?”宋卿大大咧咧地問,也不客氣。

“關於哪方麵的啊?”楊晨曦有些疑惑,“問我我也不懂啊,你怎麼不跟你爹討教一二,宋老板做生意多年了,你應該去問他。”

“那不行!那我要是去問他,那就不是我搞事業了,又成給他打工了。”宋卿討好地笑笑,做做揖,“你不是開了家挺紅火的西餅屋嗎?這說明你很有商業頭腦,經商天分。”

屁吧!姐那是重生作弊器好不?

“呃,現在社會發展這麼快,搞點賺錢的小事業還是很容易的,不過基本上都需要些人脈。”楊晨曦用紙巾擦擦嘴,心思轉動著,自己有資金,沒門路,與這幾人合作倒也上算。

這麼一說,連宋浩都來了興趣:“聽你的意思,做事業很容易似的。如果你的建議實際的話,人脈方麵我們肯定是沒問題的,你也可以一起入股。”

楊晨曦順杆爬,笑著拍了記馬屁:“嗬嗬,你看我都忘了,市一公子就在這呢,那一切都好辦了。”

才撿著重點說了:“前陣子我就在想,如果能辦個駕校就好了,在交通部門有點門路的話,搞起來不是問題。而且沒什麼風險,哪怕短期盈利不多也沒關係,畢竟時代在進步,有錢人越來越多,尤其是縣城的人,都在買轎車。現在可能還不明顯,很多人直接是買的駕照。再過兩年,學開車的人會越來越多。”

像她自己,是零九年考的駕照,當時也是被駕校門臉忽悠著報的名,練車的時候才發現是掛牌駕校。那個時候,大駕校人滿為患,很多小駕校,弄個三四輛車掛牌大駕校,考試的時候收幾百塊“保過費”,倒也紅紅火火的。

宋浩想了想,擰擰眉:“辦駕校是不是有點難了,現在S市出名的駕校就那麼三幾個,還都有在電視上打廣告。而且前期投資太大了,駕校車、場地,教練先不說,和交通部門打好招呼也挺麻煩的。”

“嗬嗬,其實沒那麼多,”楊晨曦解釋,“我的意思也不是說開始就大張旗鼓地辦駕校,我們可以依附大駕校,掛他們的牌子。到時候我們買下四輛訓練車,收上來的學費上交一部分給大駕校,這不是皆大歡喜嘛。場地都不用急的,現在空著的廢棄工地太多了。教練更好說,退休的老職工,駕齡豐富的,聘過來就是。”

大家一聽,眼睛都發亮,確實是個好點子。不是所有人都去大駕校報名的,他們或許覺得大駕校很貴什麼的,很多小老百姓就在路邊家附近的門臉裏報名。這對於大駕校來說又不屬於搶食,還分給它一部分錢,天上掉錢的好事兒啊。

宋卿也是很雀躍:“而且我們開始也不著急賺錢,車是我們自己買的,這算是固定資產。我們也不大肆宣傳,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找一些熟人過來學就行了。”

“說到熟人,教練也可以找熟人嘛,反正隻要開車技術過硬就OK啊!”宋君華也出點子。

宋浩手指敲著桌子,鎮定了下來:“我們不能著急,要慢慢來。過兩年就是新世紀了,我國的經濟形勢肯定會更好。而且交通部門也要慢慢改革,以後不可能買車的人花點錢就都可以買駕照。就像晨曦說的,以後開車的人越來越多,馬路上半吊子多了事故也多,交通部門肯定會加大考核力度。”

楊晨曦心說,好吧,以後不是個人買駕照了,是駕校集體給學員買駕照。馬路殺手那叫一個多啊,她駕照拿到手一整年都不敢到市中心,那叫一個堵車,新手傷不起啊。

“其實最主要的是通過辦駕校,認識認識各部門的人,比如大駕校的管事,比如車管所的考官什麼的。以後我們大家或者我們的朋友想要拿駕照的話,就會方便許多了。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脈也是這樣。至於花出去的錢,就當交學費了。再說,拿人手短,付出了,總會有點回報的。”楊晨曦又脫口而出,這是她的真實經曆。倒是讓幾人刮目相看,更加堅定了與她合作的信心。

幾人又初步敲定了辦個小駕校的大致方向,宋浩十八,宋卿十七,宋君華十五,楊晨曦十三,都還有大把時間來做事業。嘴上雖說著隻當給人生經驗交學費了,心裏卻都鼓足了勁兒。誰不想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