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班底以及童趣(1 / 3)

每天上午都有老師授課,楊晨曦和楊靜怡兩個要學習係統的主播理論。還好少兒節目本來就注重自由發揮跟想象力,加上兩個人都很早慧,學什麼都很快。而下午也不能閑著,要跟少兒節目組班底進行溝通和排練節目。

當然這個對楊晨曦來說更容易了,當過兩年小學老師的她別的不敢說,對付一幫子八歲的小孩子還是輕易就能搞定的。她腦子裏那些有趣的好玩的點子,可是中國奧運會之後的精華呀!九十年代的小屁孩兒,當天就都成了她的跟屁蟲。

尤其是知道,他們能上電視都是托了楊晨曦的福之後,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所謂少兒組班底,是在少兒節目多樣化多變化的前提下,固定下來的小朋友。這樣能保證合作的默契性以及長久性,畢竟人們的“粉絲”情節永遠都是狂熱的。

省電視台目前敲定的少兒節目包括每天晚上六點半開始的《彩虹夢》(周六周日除外)和每周六晚上六點開始的《小小天才》少兒節目。

秦德嚴通過自己的渠道和人脈邀請了六名聰明伶俐的小朋友組成了基礎班底,當然其中若包括楊晨曦和楊靜怡二人的話總共是八人。

自此之後,電視台少兒節目組的班底八個人就全部到齊了,他們的“八歲八人組”一直風光到長大成人,自稱“極品八八”。

當然,這些孩子也都是有來頭的。楊晨曦前世太過於迂腐極端,將自己隔離在一個草根階級的小籠子裏,這一世自然不會再犯這種錯誤。龍脈什麼的都是浮雲,隻有人脈是頂頂好的。

其實小孩子大多還是很單純的,交友也沒那麼多功利性。雖說出身好家庭好的小孩子脾氣多少都有點大,但對於一個有著二十多歲靈魂的楊晨曦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況且現在她的起點已經很高了,沒必要妄自菲薄什麼的。再說這些小孩子的家長跟電視台多少有些利益關係,楊晨曦自然是拉攏過來當朋友了,至少不能是敵人吧。

班底同學都是下午第二節課後放學過來的排練節目的。通過自我介紹,楊晨曦知道了這些小朋友的大概情況。

靦腆害羞的八歲女生的陸心玉。她是晚間新聞男主播陸少雲的獨生女兒,在省會師大附小念二年級,而她媽媽是師大的一名講師。

活潑俏麗八歲女生的張一楠。她是省日報社社長張光耀最喜歡的一個孫女兒,父母也都在報社工作。電視台跟日報社關係很鐵,骨頭連著筋的,少不了是秦德嚴獻殷勤獻來的。她在實驗小學念二年級。

巧的是張一楠跟楊靜怡又是一個班的,倒是親切了許多。

臭屁得瑟的八歲男生王穆川。他也在實驗小學讀書。父親王海山是個商人,也是省裏最大的地下書城的擁有者,這次省會電視台開心節目,秦德嚴通過跟王海山的私人關係拉到了一批少兒刊物做讚助。王海山並不是高幹家庭,出身貧寒全憑自己頭腦做買賣,很重視孩子的教育。於是乎,王穆川就被他爹打包送來了。

智商極高少年老成的八歲男生秦淼。在育德小學念三年級,肯定是太聰明了跳級了唄。這個不用介紹了,就是秦德嚴自己的兒子。

書呆子博學眼鏡男,號稱“小字典”“四眼”的八歲小子趙競。這個是師大附小校長的親孫子,也是經常參加各種少兒比賽拿過大獎的小才子,因為他曾經上過電視,秦德嚴就把他請了過來。

搞笑調皮愛搗蛋的八歲小胖子李鵬帥,他在實驗小學上學。他爺爺是省骨科權威,爸爸是省第一醫院醫生,媽媽是婦幼保健院婦科醫生,還有個姑姑是兒科醫生。比起另外五個,李鵬帥來的有些莫名其妙。

對於這點秦德嚴的解釋是:電視台一窩小朋友,磕磕碰碰什麼的太危險了,本著各行各業原則,正好還差個醫生。以後有個什麼事兒也好打交道。不得不說秦德嚴也是社交的老狐狸了,這樣都可以啊!

楊晨曦猛然發現,這一世她曾經無數次仰望過的圈子就在眼前,而她身在其中。她目光清澈地看著這些小朋友:“很高興能和大家相見相識相處,我希望能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隻要你們不辜負我,我也不會辜負你們。在我的力所能及之下,將會保護你們照顧你們。不出意外的話,大家會相處好幾年。最初的友誼,都是不摻任何雜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