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曦其實也想過的自己家設計製作衣服,至少能解決個人穿著問題,她沒有那麼死心眼,覺得前輩們幹過的事情自己就非得繞著走。她一直堅信有人走過的路,都是有根由的。
但是家裏麵能用得上的人手現在都沒閑著,一個內衣已經讓媽媽忙了一整年,現在大家正是要提高注意力專一發展的時候,太貪心了可不好。
況且,前世的楊晨曦在穿著上一直是比較樸素單調的,除了街舞比賽的時候非主流了一把。初中是沒錢買,高中要穿校服,大學是太宅了用不上打扮,而工作當老師自然又不允許過於臭美。
楊村小學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是校風真的不錯,像當老師的,基本是不讓戴項鏈的,頂多帶個結婚戒指。畢竟二十一世紀那個時候小孩子都早熟,人手一個手機,十一二歲的孩子都紮耳孔穿長靴了。作為老師如果不以身作則的話,整個學校可想而知會變得多麼非主流了。
重生這幾年一直呆在農村,楊晨曦也並未花心思在衣服上麵,畢竟她不是搞服裝設計的,比別人多的隻是一些對流行的把握和搭配的技巧罷了。況且,她實實在在也用不著打扮的花裏胡哨,讓村民看了不定笑話成什麼樣呢。
但現在,楊晨曦不得不思考,自己當了主播賺了錢,要不要專門開個成衣店,不搞連鎖不上市,專門給自家人製作衣服。
是人都是俗氣的,楊晨曦想想衣服上麵繡著自己名字的縮寫,像無數小說裏寫的那樣,專人專衣,隻是想想就熱血沸騰了。
“單單,單單——”媽媽伸手在楊晨曦眼前晃晃,無奈地說,“這孩子,走路呢還是走神呢。”
楊晨曦回過神來嘿嘿一笑答:“媽媽,我這是邊走路邊走神。”
楊爸爸聽了哈哈大笑:“行了,單單,你媽媽剛問你和雙雙晚上吃什麼。”
楊晨曦骨子裏畢竟是大人,也不像別的小孩兒那樣吵著怎樣,或者一問三不知,看看商業區熱鬧的街道,指著一家小飯館說:“爸爸媽媽,咱們去那裏吃吧,上麵寫著涼皮拉麵餃子什麼的,都有,誰願意吃什麼吃什麼。”
爸爸媽媽順著楊晨曦的方向看去,都點點頭。媽媽滿意地說:“不錯,看著挺幹淨實惠的,那就去那裏吃吧。”
“來來來,你們要點什麼?我們這兒有麵條,餃子,炒餅,炒米飯……”老板娘在圍裙上擦擦手招呼道。
楊爸爸在牆上的點菜紙上看了看說:“給我來一盤炒餅吧,秋霞你吃什麼?”
媽媽說:“我吃拉麵吧,湯湯水水的吃了舒服。”
楊爸爸點點頭又問楊晨曦姐妹。
“爸爸,那我跟雙雙兩個要一盤炒米飯吧。”楊晨曦說,她看見桌子上別人吃的一盤子很多,小孩子哪裏吃得了。總體來說現在做飯館兒的還是很實惠的,像一碗涼皮才一塊五,十幾年之後就四塊錢了。
楊爸爸又問:“有小份的炒米飯嗎?”
老板娘笑笑提議:“那倒沒有,總歸都是大人帶著小孩兒,你們要怕吃不了,就點一盤,到時候拿兩個碗勻一下。要是怕不夠長,就點兩盤,小孩兒吃不完大人吃嘛。”
楊爸爸點點頭:“那就來兩盤炒米飯吧。”
“好嘞。”老板娘又去廚師那兒發布任務去了。
“沒事兒,你倆吃不了給爸爸吃。”楊爸爸衝楊晨曦笑笑說。
楊晨曦也笑笑點點頭。這是她爸媽的處事方式。像她們孩子每次出門,媽媽都會給多餘不少資金,並且說:“窮家富路”,出門在外手頭不能緊巴巴的。
“好了,咱們還是趕緊著回家收拾了,該規整的規整,累也就累這麼一天了。”吃晚飯媽媽提議,大家都說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