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梁灣村委會的邀請,李婧挨家挨戶向村民發放了心理健康測查表,調研村民的心理狀況。
為了順利開展這項大型公益活動,李婧分別向仁和醫院、宜縣人民醫院提交了申請,作了正式的彙報。兩家醫院的主管領導、科室主任、骨幹醫師及時召開了線上視頻會議,共同研究探討。
李婧是仁和醫院心身醫學科的人,主任王菱自是率先表態:“據我所知,基層12355青少年服務站在今年的上半年,全麵測查了延市某個民辦寄宿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況,調研結果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存在心理疾病的學生,高達三分之二,而這些學生當中,又有多一半的人來自農村和鄉鎮,但就診率極低。以梁灣村為試點調研,以一隅看全縣,乃至全市,既可以為延市醫療係統在心身醫學醫療資源配置方麵提供數據支持,還可以為政府解決農業人口在民生、衛生、教育、生育等各方麵起到參考作用。這項公益活動,我認為是具有深刻意義的。”
“開會之前,我了解到一個信息,據中科院和BJ大學第六醫院方麵表示,全球已經超10億人有精神疾病,而我國精神障礙患兒超5000萬,含抑鬱症、焦慮症、失眠障礙等,總體就診率卻不到20%。”
副主任秦飛分享了最近的新聞報道後,也堅定地表示支持:“現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依據調研的實際情況,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加入心理健康醫療的內容,我相信,一定是利好利民的重要舉措!”
聞言,宜縣人民醫院的張副院長頷首道:“沒錯,窺一斑而知全豹。梁灣村是宜縣掛了牌的貧困村,常住人口不少,這兩年成功脫貧的人數也挺多的,隨著經濟變化,產生的家庭矛盾、夫妻矛盾、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全麵,而引發的各種心理疾病,也相對具有代表性。所以,我同意由李婧醫生帶隊,調研梁灣村村民的心理狀況,我們醫院全力支持!”
主持會議的仁和醫院副院長宋長淼即道:“既然沒有反對意見,我們鼓掌通過!”
收到好消息後,李婧挑了周末兩天,帶上宜縣人民醫院和她搭班子的護士林佳,及參與學科帶教計劃的心身醫學人才,共計十人,兩人一組,分成五個小隊,進駐梁灣村工作。
為了提高村民的配合度,梁茂明拿著大喇叭提前廣播了兩天,肖禹和薑小音則去村上幾個典型戶的家裏,進行重點宣傳、講解,以免再出現當初梁大生的鬧劇,導致李婧等醫護人員受傷。
李婧和林佳搭檔,走訪村子西川的十幾戶人家,薑小音自告奮勇,要當李婧的引路人,肖禹手裏有工作,脫不開身,便答應了。
“這對夫妻都是鄉鎮幹部,家裏條件比較好,算得上村裏的小康之家。丈夫在集子鎮林業站工作,妻子梁小雙是梁灣村的坐地戶,也是鎮上的計生幹部。”
薑小音一邊介紹,一邊帶著李婧二人走進第一戶村民的大門。
“梁大姐,在家嗎?李醫生來啦!”
聽到薑小音的呼喚,一個中年婦女推門走了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哭過的原因,眼圈泛著紅,堆在臉上的笑容也十分勉強,“都來了啊,快,快回屋裏坐,剛燒的炕,暖和著呢。”
李婧將梁小雙的情緒狀態收入眼底,不動聲色地笑著應道:“梁大姐,家裏就你一人嗎?姐夫和孩子呢?”
聞言,梁小雙掀門簾的手頓了頓,神色不甚自然地回道:“孩子去奶奶家了,我男人他……他在後屋炕上躺著呢。”
“哦,那會不會打擾姐夫休息啊?”
“不會,他睡得跟死豬一樣,天上打雷都吵不醒的。”
幾人進了屋,灶台上正燒著炭火,撲麵而來的暖意,很快驅散了一身寒氣。
梁小雙家是平房套間,家俱、家電應有盡有,還鋪了地板磚,這在農村來說,確實算得上小康家庭。
但沙發上淩亂地扔著幾件衣服,還有文件袋、手提包之類,梁小雙神情略顯尷尬,“薑幹事、李醫生,不好意思,家裏有點兒亂,你們先坐,我……我收拾收拾。”
梁小雙迅速拿走雜物,然後泡了三杯熱茶。
“謝謝。”李婧是個自來熟,絲毫不見拘謹,“梁大姐,您別忙活了,我們坐下隨便聊會兒。”
她親切隨和的笑容,緩解了梁小雙些許壓抑的情緒,梁小雙勉強笑了笑,搬來板凳,在茶幾對麵坐下,道:“村裏下達通知了,雖然我不知道要幹些什麼,但我會全力配合你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