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天公作美,沈清三人剛剛回到鄉下的宅子,天空便劃過一陣閃電,雷鳴聲不絕於耳,片刻後大雨傾盆而下。

沈清和沈策一人搬了個小凳,坐在堂屋門口,看著外頭的大雨,嘴角都帶著微笑。

陸觀、董氏、陸佩華和孤燈也都在門口站著,眼含喜意地看著院裏磚石上四處綻放開的豆大雨點。

若換往年,下大雨許還會影響人的心情,可這場大雨的意義不同。

它是百姓的救命雨,意味著太原長達兩年多的旱情要結束了。

一場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接下來也是連續數日的陰雨天氣。

待天空再次放晴,外頭土地裏許多頑強的種子已經冒出了新芽,鄉間總算是多了些綠意。

沈清見外頭的路能走了,便又帶著沈策出去把餘下的地給承包出去,除了榆林村的地隻租到明年年底,其他的田地都跟旁人簽了十年約。

另外沈老頭分給二房的二十畝地,沈清也按照兩成地租租給了大房。

沈福自從下雨後也辭了馬家的活,回來耕地了。

大房和沈老頭就有十四畝地,院子後頭還有兩畝菜地,加上二房的二十畝地,光憑沈福和周氏肯定是耕不完的,但雇幾個人來幫忙些天就行了,往年沈家農忙時都是這麼幹的,也不怕顧不過來。

馬文會也把糧種給發了下去,沈清直接讓各鄉裏正去領了,再發給佃戶。

農民都忙起了耕地的事,沈清也又回到縣裏住了。

這日沈清正在炕上涼席上扇著扇子,熱得不想動彈。

近日天氣越發炎熱,太原的夏天雖不如南方悶熱,但上輩子習慣了空調的沈清,也覺得有些難捱。

也好在當地就白日熱些,晚上還好,也不是熱得不能睡覺。

不過沈清已經連著幾日不出門了,還讓孤燈送了信回鄉下,跟沈策和陸家人說聲她近日在家避暑,就不回鄉下了。

突然有人敲門,孤燈推門進來:“沈小姑娘,世子爺身邊的齊二來了,帶了世子爺的信。”

孤燈臉上還帶著喜意,就好像他家小主子給他來信了似的。

沈清頓時打起了些精神,坐直身子:“讓他進來。”

寧王大軍離開太原已有一兩個月,沈清也第一次收到蕭恒的來信。

“是。”

沒一會兒孤燈便領著齊二進來了。

蕭恒身邊的親衛年齡都不大,也是他穿越來後親自挑選的人,多半都不足十八歲,齊二在其中算是年紀大些的,但也僅有十九。

齊二長得還算帥氣,身形也精壯,但此時卻麵容憔悴,發上和衣衫上像是染了層灰,看起來風塵仆仆的。

“沈小姑娘。”齊二抱拳一禮,又從懷中掏出一封看起來蠻厚的信來:“這是世子爺給您的信。”

沈清伸手接過來,又看向兩人:“你們先出去。”

孤燈猶豫問了聲:“沈小姑娘,不用人幫您念信嗎?”

沈清:“我識得字。”

孤燈有些懷疑沈清是不是字全認得,但沈清都這麼說了,他隻好出去了。

待沒了人,沈清才拆了信看了起來。

信真是很厚,一共費了二十餘頁信紙,沈清花了小半時辰才看完。

信的內容主要是說說蕭恒每日的見聞,包括蕭恒每日遇到了誰,發生了什麼事,有時連吃了什麼也會在信裏交代。

沈清很是有些黑線。

雖說上輩子他們關係好的時候,蕭恒也會每日發生點小事,比如吃了什麼玩了什麼,都分享給她。

但用寫信的方式,蕭恒還是這個樣子,沈清隻覺得這孩子真是閑得無聊了。

不過沈清也逐字逐句認真看了,就怕錯過什麼信息。

信的最後,蕭恒告訴她,寧王大軍已經達到了河南的懷慶府,並且告訴她朝廷也派了大軍來討伐他們,他們可能不久後就會在河南開戰了,還帶了幾句王升和沈進的近況,總結就是他們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