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沈策和陸家人一起回了鄉下。
蕭恒還給她留了兩輛馬車,所以她如今有三輛車了。圏圏仦哾蛧
蕭恒給她留的四名親兵分別叫牛大,鄭三,陶五和包六,廚子名叫石大。
這些人都非自由身,身契都在蕭恒手中,包括孤燈也是。
除了孤燈和殘影之外,蕭恒也沒給其他人改名,依舊讓他們用著以前的名字,隻是為了方便記,這些人都按照家中排行相稱。
如今孤燈趕了輛馬車載著沈清和陸佩華,牛大趕了輛馬車載著陸觀夫婦和沈策,鄭三也趕了輛馬車載著陸家人的行李。
陸佩華沒有孩子,路上總盯著沈清看。
這小姑娘生得也太漂亮了些,讓人一見便想疼愛。
隻是她一時也不知該跟沈清說什麼,因為她明顯察覺出小姑娘心情不好。
這小姑娘似乎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情緒外露,就像沈策看到兄長走了,眼睛都哭成了桃子。
小姑娘一滴眼淚都沒流,可她莫名能感受到小姑娘一身的孤寂感。
這樣的小孩她反倒不知該怎麼哄。
沈清其實不怕跟人分別,在她看來靈魂自由而獨立,大哥想出去闖,她無權把大哥綁在家裏。
隻是造反是個危險差事,她心中難免擔心。
半響,她晃了晃腦袋。
她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們了。
為了防止自己多想,她抬眼看向陸佩華,找著話道:“陸姐姐,為了我二哥的事,還勞煩你們千裏之遙來到清源,日後有什麼需要的,隻管吩咐我和二哥便是。”
按說陸佩華的年紀她都能喊“姨”了,但如今沈策當了陸觀弟子,所以就喊陸佩華“師姐”了,沈清也就跟著喊姐了。
陸佩華微怔,她還正思索著該怎麼哄這小姑娘呢,沒想到小姑娘倒先關心起她了。
還有聽聽這話,是一個五六歲孩子該操心的嗎?
但旋即她又想起小姑娘是王升的外甥女。
這是不是王家祖傳的腦子?
王升一介寒門學子,科考比她爹還要厲害,如今在寧王麾下做軍師,所作所為讓她爹都誇讚,說王升乃神人也。
她是知道她爹的。
她爹出身名門,自小文采斐然,一身清高傲骨。
據她娘說,當年她爹雖年紀輕輕便入了官場,仕途也算順暢,但就是因為他為官經驗不足,加上她爹早年性情剛直,使得她爹在官場上鶴立雞群,與旁人格格不入,施政也是屢屢受挫。
按她娘的話,她爹就是不知變通。
當年便是因為浙江一帶官場積弊甚重的汙濁,她爹深感無力,一怒之下辭了官,從此隱居山林,不問政事。
還是八年前她與前夫和離,她爹才像是真正大徹大悟了,人也開始豁達起來。
她剛聽聞王升此人時,隻當他是個趨炎附勢且有野心的小人,直到知道他和寧王打仗,不僅憑著銅唇鐵舌攻下數座城池,未傷及一百姓,還要來山西賑災,才明白他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
哪怕背負一身罵名,也要為百姓幹點實事,關鍵他還能成事,就連她爹提起王升之時,也帶著欽羨之意。
能傳聖人之業,而不能幹事施政,是謂儒學。
天才多的是有才之人,可像王升這樣不僅有才,還有能,年紀輕輕就懂得識時通變的,天下少有。
就像她爹,當年為官實在沒幹出多大政績,且一個想不開便蹉跎了大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