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在即,沒有一絲的慌亂,此時卻還在夜讀春秋,好一副大將風範。
次日,襄陽斥候來報:“將軍,江東軍已於樊城駐軍,今早部隊分三批向大軍兩翼移動。尚未探聽到意欲何為。”
關羽一揮手,那名斥候轉身離去後,便又陷入了深思。心道,江東軍這是要幹什麼?難道是…………?
完善了整個的作戰計劃後,由慕容平、黃敘、呂蒙各帶領五千兵馬分別前往漢水、渭水、丹水三條流域準備截流工作。
黃忠等人則是於樊城處等候佳音,隻待三處截流點回音後,便立即帶領部隊退往樊城之後的空地之上。以免被大河衝擊。
三日後,襄陽城內,關羽正於殿內休息,卻忽聞門外有人來報:“稟報將軍,襄江水量明顯減小。水位已退出將軍所標記範圍。”
關羽立馬站起身來,心道,不好。沒有理會那名前來稟報的士兵,而是徑直向襄陽城外蟲去。
三日前關羽在得知黃忠手下的異動後,便猜測到可能是截流,隻是一時間還不敢確定,為以防萬一,還是命人於水位自然漲落的最低點做了記號。若是水流低於最低點,那便證實了自己心中的猜測。
當關羽看到那水位已經低出最低水位線時,心中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望著河對岸的樊城方向,自言自語道:“看來是我低估他們的實力了。”
“將軍這是?”身邊一副將小心翼翼的問道。
關羽卻忽然想到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現在對方的意圖已經確定了,那洪水隨時都有可能降臨襄陽,加固城牆怕是已經來不及了,此時應立即將襄陽百姓撤出才是。
關羽策馬趕回城內,立即調令兵馬,傳令下去將百姓撤離到襄陽城後的荊山上,躲避隨時可能襲來的洪水。
而關羽則再次登上襄陽城樓,要望著河對岸的黃忠部隊也已經開始有些動作,軍營內人影不斷穿梭,似乎已經得到了洪水會來的消息。
回有看著城內正在慌忙撤離的百姓,心中油然一酸,不禁自責道:“這都是自己的一時大意所造成的。”
組織城內的百姓撤離是最麻煩的事,不像軍隊駐軍或者撤離,部隊可以直來直往,而百姓則是麻煩非要攜帶自己的家具等身外之物。
眼見對岸的黃忠大軍已經撤離的差不多了,關羽心中開始有種不祥的預感。這便昭示著洪水即將來臨。
再回頭看看隻剩下的一小部分百姓,心中甚是焦急,喝令迅速組織百姓撤離。就在此時,襄陽城樓上的關羽及襄陽附近的百姓都可以明顯感覺到大地皚皚顫抖。
不消片刻,荊山上一些已經站在高處的百姓遠遠可以看到漢水河上一條白色的細線與天連接,正向襄陽撲來,其勢如猛虎撲食般雄壯。
城樓之上的關羽當然知道這是洪水來臨前的征兆,好在百姓基本基本已經撤離,感覺震動越來越大,回頭再望城內時隻有少數幾十個百姓尚在慌亂撤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