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洛陽失陷(二)(2 / 2)

打開城門,迎接周瑜等人入城之後,陸遜請罪道:“都督,末將無能,讓那組織曹軍反抗的人逃走了。”

“那人是誰?打聽清楚了嗎?”周瑜心道自己的猜測果然不假,真的有人在背後操作這批曹軍,否則是不能組織如此有效的反擊的。

“剛才抓到一名曹軍士兵,據他交代,逃走之人乃是夏侯淵之兄長夏侯淳,曹營大將之一。”陸遜一連幾仗失手,心中的愧意,自是難以形容。

“夏侯淳!?”周瑜若有所思,自言自語道。卻忘了身前滿載愧意來報戰果的陸遜。

龐統何許人也?隻是陸遜的一個眼神都能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麼,而如今,連續數次失手也難免其會有愧疚的想法。不可否認的是此人確實是可造之材,而今次的失手也算不上是他的錯,隻是太好勝了,畢竟他還年輕。

周瑜進入洛陽大殿後,命人帶出尚帶傷痛的夏侯淵。

“將軍,識事務者為俊傑。不如棄暗投明,歸順我江東?”語氣冷淡,且略帶殺氣。

夏侯淵自是不從,且不說與曹家關係親密,就是跟隨曹操征戰多年,亦不會投降江東。其實周瑜並不是真心打算要將其收歸帳下,隻是可惜了這個將才。

“拉出去,砍了。好生安葬!”周瑜雙眼微閉,語氣平和。對於早預料到的情況,已不再有憐惜。隻是敬佩眼前這漢子。

大軍進駐洛陽後,留下義務兵駐守城池,正規軍五萬部隊,馬不停蹄繼續西進,洛陽失陷,而夏侯淳又逃走了,那意味著曹操也肯定得到了消息。而此次行軍的目的很簡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更何況是曹操?江東軍此次必然是為襲取關中而來,所以,周瑜必須趕在曹操前麵到達長安。

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曹操在十日後知道洛陽失陷的消息,也不可能會比周瑜大軍晚到長安,畢竟曹操由河北行軍,一路通行無阻,而周瑜部隊則剛好想法,曹操的兵馬雖部隊撤出關中,但遺留在關中部隊至少還有一半之多,周瑜此翻關中行軍西進。難!

且不說曹軍占據函穀關這樣的天險據守,關是繩池、弘農登地要向順利通過亦是難事。何況還想比曹軍先行達到長安。

箕關,曹操在得到洛陽失陷消息後,心疼不已,而更令其頭疼的是連手下虎將夏侯淵亦被江東軍圍困,至今生死未卜。

夏侯淵之弟,夏侯淳在想曹操稟報這一消息後,差點就暈了過去。一是為洛陽失陷而煩惱,二是損失了一員虎將而心疼。

曹操下令,大軍聽軍三日吊唁夏侯淵!

此時,司馬懿大軍亦達到箕關與曹操回合,恰逢曹操吊唁夏侯淵,隻見滿庭燈籠、白布高掛,奠字大旗隨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