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 2)

時光就在這樣的溫情旖旎、耳鬢廝磨間悄然逝去。直到——若是沒有那一天,有些事情會不會就此沉睡心底,最終化作記憶。

可惜這世上的事情,尚未發生的無法預知,已經發生的又不可更改。或者,刻進心底的名字縱使無聲無息,也是一粒冰封的種子,不生不滅,隻等春風吹過,便成燎原之火。

這一天是正月十五,這一夜是元宵之夜。

這是齊統一南北後的第一個新年,宮中的喜慶自然更加地非尋常可比,必得美酒笙歌徹夜歡慶,方配得起這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玉笙坐在祁烈身邊,低著頭如坐針氈,心中暗暗自悔。像是為了補償他上次中秋賞月之事,今日元宵夜宴,祁烈特意把玉笙強拉了來,坐在自己身側。玉笙不好拂了他的意,誰知這一來便是後悔不迭。祁烈也不知是何居心,整場晚宴在皇親貴戚和後宮妃嬪們麵前,他竟似變了一個人一般,對玉笙~~前所未有地“好”起來。

他會整晚都拿了旁若無人的目光看著他,隻看著他,那目光恨不能柔軟似春水,看得玉笙毛骨悚然。他會在人前拿了一百年不曾有過的溫柔語氣對他說話,那聲音仿佛是在窖中陳得忘了年份的女兒紅,醉得玉笙遍身發麻。他會輕憐痛惜地埋怨他太瘦身子太弱,然後拚命往他盤中布菜,專揀他不吃的東西,什麼八爪魚,什麼九尾參。他還會萬般寵溺地對著玉笙微笑,柔情似水地替他撫平本來一絲也沒亂的頭發,替他拭去臉頰、嘴角根本不存在的飯粒和湯汁,然後趁他不備,冷不防在他腰上狠掐一把,或是偷偷在桌下踩他的腳。還要在玉笙驚呼出聲時,若無其事地詢問他怎麼了,哪裏不舒服。再不就俯到他耳邊低聲說些絕不是做皇帝該知曉的低級下流不堪入耳的笑話,等玉笙撐不住笑了,再柔聲責備他國宴大典,不該失態。

小熙本來跟著玉笙,早被他趕到七皇叔那邊去了。整個晚上他虛情假意故作親密惺惺作態裝腔作勢,費盡心思要讓玉笙在眾人麵前享受他“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美妙滋味。這滋味便是,吃不得喝不得,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這皇帝~~當真刻薄得緊。玉笙低頭盯著自己麵前一碟子的魚肉葷腥發愁,被他這番“寵愛”折磨得又是羞又是惱,卻又無可奈何,隻盼晚宴盡早結束脫離苦海。

哪知他皇上還不覺盡興,吃到一半說是醉了,倚在身上非要玉笙送他回去。玉笙隻得在眾目睽睽之下,扶著顛三倒四站沒站相的皇帝離席,禁不住太後還冷著臉道聲:好生伺候。一行人走到半路,他又突然清醒,不肯回漱玉閣,強拉著玉笙陪他去遊湖。

玉笙也不知他是真醉假醉,左右也是無法掙脫,隻得隨了他去。一時天上紛紛揚揚,竟下起雪來。玉笙打了個寒顫,嗬口氣搓搓手,手凍得冰涼。祁烈便回頭命取過一件鬥篷來,將玉笙牢牢裹住了,又握了他的手在自己手裏,二人跌跌撞撞牽牽絆絆,冒雪往湖邊去。

到得湖邊一看,玉笙不禁失笑。原來天氣寒冷,湖上早已結冰了,湖邊雖備得有遊船,卻又如何遊得動?祁烈甚是懊惱,恨不得即刻命人鑿開冰層供他遊玩,總算沒有昏憒至極勞民傷財。卻不願敗興而歸,仍拉了玉笙上船去,命其他人在湖邊等候。好在地處皇宮內苑,倒也不必興師動眾。

上得船來,那畫舫內早已布置停當。燈火通明,便是外簷也掛上了元宵佳節的宮燈,襯上朱漆雕花,分外好看。船內門窗桌椅設施一應俱全,地上鋪滿長絨地毯,四角燃著四隻香爐,冬天夾層中添滿細炭,心香一脈,屋內竟溫暖如春——才進得門來,祁烈便返身抱住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