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到了我們家,就是小遠被拿下了?”
李瑩白了自己丈夫了一眼:
“這麼久我算是看明白了。他跟你一樣,不受點刺激就學不會主動。”
這話說得池易語塞,“這事,你還是自己問小遠吧。”
“我當然要問,可是……”李瑩看著手機眼神複雜,“這小子不接視頻。”
該不會是不想接吧?
池易也是眉頭微皺。
但他清楚自己兒子的性子,不接電話表示不滿?這已經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終究長大了。
“沒事,再打過去看了看,小遠可能是沒有聽見而已……”
話音剛落,他就看到李瑩站起來喊了一句:
“李總師!”
聞言,池易也是立刻站了起來。
李總師——李想。
長五係列火箭的總設計師。簡單點來說,就是他們的領導。
“嗯,你們先快坐下、坐下。”李想說了一聲,但眼神始終沒有從屏幕上離開。
在大家都在慶祝的時候,李想卻來到了指揮室。即使這次任務獲得了成功,長五的表現依然令他有些擔憂。
他作為總設計師,本就是型號研製任務的技術總負責人。
兩人對視了一眼,同時坐下。
他們深知李總師的性格——說一不二。他讓坐,就是真的希望他們坐下。
“李瑩,池易。已經十多年了吧?你們跟著我,研究它。”
它,自然就是指的長五。
“是的,具體來說是十五年。”李瑩點了點頭。
“十五年……十年前立項,可立項前還經過了20年的前期論證,終究還是成功了啊。”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李想如此感歎著。
他轉過頭來看著二人,從前期論證時期開始,他們就跟著他的團隊了。
其實,像池易和李瑩這樣的夫妻在航天係統內並不多見。一是女性比例太小,二是大家的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
夫妻啊……其實挺幸運的。
聽到李總師的感歎,夫妻倆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了一種成就感。長五的首飛成功,無疑讓他們朝著夢想越來越近了。
“是的,我們終於成功了,老師……”李瑩換了一個稱呼。
李想值得這個稱呼。雖然當時院裏帶她的博士生導師並不是李想,但無疑在接下來十多年跟隨研發團隊,李想教會她的更多。
聽到這個稱呼,李想緊繃的臉也柔和了幾分:
“是啊,成功了,但不算完全成功。”從今天的發射過程來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一點,李想很清楚。
雖然用10年的時間突破了247項關鍵技術,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
新,這是他們追求的東西,但問題也在於新——太新了!
新技術的比例高達90%以上,遠超新型火箭新技術比例不超過30%的國際通行標準,高達90%的新技術比例,自然也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但為了國家航天技術快速追趕,他們的團隊必須這麼做。成熟度不夠,在接觸上迭代風險倍增,這是難以避免的現實。
因此,發射計劃推遲了兩年。
可喜可賀,最終還是成功。
“李瑩。”李想突然喊了自己學生一聲。
“老師?”
“你還記得我從龍樂天導師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這一係列火箭的總設計師時多少歲嗎?”
“41。”李瑩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沒錯,41。當年,王總指揮,也不過四十來歲。如果我沒記錯,你們倆今年也是41了吧?”
池易和李瑩點了點頭。
兩人作為這一工程的副總指揮和副總設計師,需要做的便是協同‘兩總’開展工作。
“很好,長五是一個係列,繼續加油。當然……不是今天。”李想深深地看了兩人一眼,突然問道:
“我記得你們倆有個孩子吧,他多大了?”
————
PS:接下來的5章會是英子的專場,懟宋倩。
本來是想請假一下下,(因為昨天我連著陪同學看了三場電影,流2→滿江紅→深海)。
但跟作業(一個讀者)吹牛的時候,承諾不這個月不請了,所以就不請了。
慢慢看吧。
。您提供大神你學習了嗎的小歡喜:學神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