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活動開始之前,我想跟大家做一個小小的心理遊戲……”
簡而言之:打亂各班次序,學生們找自己認識的人,十人圍成一個圈,分組完畢後,每個人大聲地向同組其他隊員介紹自己。
比如,‘我叫XXX,我是誰和誰的兒子’。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遊戲。
孫教授提醒道:“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個遊戲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幼稚。”
“但是在待會兒活動進行過程中,大家就會發現,我們中間有很多人會跟大家的反應不一樣。”
“如何你發現同組的學生,有異常反應,一定要記住:”
“不要去打擾他,不要嚐試去安慰他,給他時間去釋放自己的情緒。”
“記住我的要求,一定要大聲喊出來,明白了嗎?”
“很好,開始!”
話音落下,方一凡直接就開始了招呼:
“那個,楊楊,大熊,池哥,磊兒,英子……來來來,我們幾個人一組。”
不一會兒,方一凡就湊齊了十個人。
他的人緣一向不錯。
池遠看了一眼,絕大多數都是熟人。
熟人的次序從左往右依次是:王一笛、喬英子、池遠、黃芷陶、方一凡、林磊兒、季楊楊……
他倒是有些驚訝,英子陶子這一對閨蜜居然沒站一塊兒。
隨便站站,還沒來及換位吧。
大家也就是隨便圍在了一塊,剛剛站好,演講台上,孫教授就宣布了遊戲開始:
“都站好了?”
“好!現在,自我介紹開始。”
話音落下,作為組織人,方一凡的目光在其他人身上環視了一圈。
都是朋友,各自大致家庭情況,他都了解。
方一凡臉上掛著笑容,當仁不讓地第一個開口:
“我先來啊。我是方一凡,是方圓和童文潔的兒子。”
看著他自信的模樣,池遠也明白了這個遊戲的意義。
‘我是XXX,是誰和誰的兒子’,就如孫教授所言,想要大聲說出來,可沒那麼簡單。
這考驗的是家庭關係,是孩子對家庭的感覺。
就以方一凡為例,他家庭美滿,與父母的關係親密要好,說到自己是誰和誰的兒子,認同感十足,表現出來的就是自信。
但除他以外……包括池遠在內,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問題。
遠遠的餘光已經看到英子有些黯然,顯然是因為這個活動,想到了她的爸媽,宋倩和喬衛東。
另一邊,陶子眼神倒是一如既往的溫柔且平靜,他根本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磊兒和楊楊自不必說。
所以,池遠決定第二個發言。
“我叫池遠,是池易和李瑩的兒子。”
說完,他還用手背碰了碰英子的手。
要不是後麵有孫教授和老師在觀察,他都想牽住她的手了。
英子自然感覺到了那熟悉的溫度,那是來自男朋友的關心,她笑了笑,說道:
“我叫喬英子,我的媽媽是宋倩,我的爸爸是喬衛東。”
陶子往邊上看了一眼,緊隨其後,輕聲說道:
“我叫黃芷陶,我的媽媽叫陶悅,我的爸爸叫黃文新,我是他們的女兒。”
很好!沒有停頓,也沒有異狀。
想來是叔叔阿姨已經從巴黎回來了。
正想著呢,他就看到黃芷陶朝他眨了眨眼睛。
池遠回了一個大笑臉,便移開了視線。
“我叫王一迪,我爸叫王大柱,是上市公司的CEO,我媽叫王芹。”這是王一迪頗為自豪的聲音。
“我叫季楊楊,我是劉靜和季勝利的兒子。”季楊楊一如既往地麵無表情。
池遠倒是發現他帶著一個紅色的冬帽,有點新奇。
察覺到他的視線,方一凡立刻笑嘻嘻地解釋道:
“他說他要剃發明誌,提醒自己好好學習。是吧,楊楊?”
季楊楊不想跟他說話,並送上了一個白眼。
剃發明誌?
應該也大差不錯,不過,池遠也能猜到:季楊楊剃光頭,估計是為了劉靜阿姨。眾所周知,化療的後遺症就是頭發脫落。
他想陪他媽媽一起光頭,但想好好學習應該也沒錯。
“很帥!”池遠咧嘴豎起了大拇指。
“那是你沒看到他的光頭。”說著,方一凡就打算去扯季楊楊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