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多了,自然就了解結構了。
他都說了要給喬英子做一個火箭航模。
要做就做一個可以上天的。
答應了,怎麼能夠食言?
……
第二天,同樣是考試。
隻是考試前,池遠依然給二人開啟了學神光環。
他們三個人之中,隻有喬英子在認真複習。
池遠和黃芷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競賽衝刺上。
畢竟僅就競賽而言,黃芷陶回家隻能自己學,沒有池遠加buff。
這buff用過的都說好,喬英子用了還想用。
而池遠,他不僅僅要準備物理競賽,還有化學、數學、信息學、生物……
而就競賽提分而言,花錢進培訓班,效率一定更高。
但他們已經來不及報班了。
誌在競賽的人,初三就開始自學高中課程,三個月學完課本,剩下的時間就是拓寬知識。
鈴鈴鈴——
考試預備鈴響起。
三人拿好文具,前往考場。
早上是物理,自不必說,殺就是了。
對於池遠來說,這試卷就像是初中題一樣,手到擒來。
幾乎不用太多思考。
甚至看著選項(沒有具體數字的表達式那種),瞥一眼題就知道其中包含什麼量、用了什麼定理,一下子就能選出來。
大題就沒什麼好說的,比起奧賽的大題,這試卷裏的未知量少得可憐,情景無比簡單。
果然,一開始搞競賽後,就容易脫離這個群眾。
物理就不用控分了,這是驕傲!
不過,他還是沒扛住,半個小時就交卷了。
之後繼續卷物理。
下午預備鈴響起,生物開考。
做生物,池遠真的有一種自己在閱讀理解的感覺。
僅僅隻有遺傳那部分可能涉及理科思維和計算。
但就算是這樣,也有很多需要記的,如:
9:3:3:1;
無中生有為隱形;
有種生無為顯性;
生女患病為常隱;
生男患病為常顯;
……
最後再經棋盤法,或是配子法一通計算,推測後代或者用於驗證。
池遠一般用配子法,因為不用畫棋盤,而且計算複雜情況很方便。
做題時的理科思維明顯比不上化學。
他對生物的興致一向不是很高。
選擇性謄抄稿紙上的答案,以池遠的手速寫完,同樣提前交卷。
這一次,池遠學乖了。
悄悄地跑到陶子和英子的考場隔壁考場外卷。喵喵尒説
免得又抱怨他沒等她。
再加加油,他就能吃掉《電磁學》和《熱學》。
電生磁和磁生電,互為逆效應。
電生熱,焦耳效應。
依靠熱電效應可進行溫差發電。主要包括西伯克效應、帕爾貼效應和湯姆森效應。
《電磁學》和《熱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係。
他學的層次還不夠,不能感受其中的奧妙。
這樣想著,池遠學得更起勁了。
……
周四。
學月考最後一天,上午是英語。
盡管池遠最近沒把愛分給英語,但是——
【英語:133】,即將來到90%,高中滿分也不是問題。
不過,同樣得控分。
得控製住自己追求完美的欲望。
下午,最後一門,化學。
做題的時候,池遠就略顯煩惱了。
他的化學評分本就有90.5,超過了90%,也勉強超過了高中的知識。
但他聽說,學校裏已經開始組建化學競賽隊,同樣是周五進行入隊選拔。
今天周四、明天還要參加物理競賽入隊選拔,隻能分一點時間給化學。
想起學習高中化學的痛苦,池遠心底還是有點發虛。
到時候,盡力而為吧。
要不就無恥一次……開個15倍速?
……
。您提供大神你學習了嗎的小歡喜:學神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