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你喜歡吃什麼?(2 / 2)

又切換到李瑩的聊天框,將自己喜歡吃的都發了過去。

喬英子估計要去問他媽。

收起手機,來都來了,池遠還是買了一些家中常備的材料,還有各種調味料。

準備回去練練手。

晚上不適合買小龍蝦什麼的,應該得早上來。

那個時候才新鮮。

拎著一袋東西,池遠在等電梯的時候,還順帶打開了某寶。

下單了一台豆漿機。

早餐喝豆漿,他專門“眼氣”某人的時候,一不小心養成了這個習慣。

(“眼氣”:四川方言,讓人嫉妒、羨慕的意思。)

……

兩個小時後。

忙碌了兩個小時的池師傅,選擇用失敗的肉絲給自己下一碗麵。

太鹹了。

隻好用來下麵了。

就連小英子吃了都直搖頭,不願意再吃第二口。

吃完麵後,池遠坐在桌前,日常檢視自己:

【語文:115】

【數學:137→137.5】

【英語:133】

【化學:90.5】

【物理:94.5→95】

【生物:91】

【總評分:662】

【基礎學神lv6】

【學習速率:15倍】

【假日恢複有效學習時間:36小時】.伍2⓪.С○м҈

暫且不說其它科,物理還是不夠看啊。

這個水平,能不能進決賽都冒險。

還得繼續努力啊,先把周五的入隊測試搞定,再準備其他學科的競賽。

於是,他拿出了物理競賽叢書。

它們之間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所謂“對症下藥”,“缺啥補啥”,這樣的方式印象深刻。

實際上物理競賽就是在掌握高中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大學的內容。

難度越大的題目,情景沒有多大的變化。

但是,將那些不考慮的因素,紛紛考慮進來後,難度陡然提升。

競賽重點在於對問題分析能力的考察,而不是高考那種對概念的考察。

他根據奧賽各階段需要的知識儲備進行了換算:

中強省省一,基本相當於物理專業的學生,本科一年級的水平。

而能夠進入決賽且成績還可以,基本相當於大二學完了四大力的水平。

能夠憑借實力進入集訓隊的大佬們,基本就是大三甚至大四的水平。

能夠進入國家隊的話,保守估計都是研究生的水平了。

反正池遠是這樣安慰自己的。

在15倍速的加持下,盡管眉頭緊皺,但他卻深陷其中。

那種充實的感覺,來自他穩固的基礎。

就如同建高樓一樣,越往上,越依賴地基,也就是基礎知識的廣度。

這還僅僅是啃完《力學》和《光學》帶來的效果,如果將《熱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學完第一遍。

再看那些題,估計又是一番新景象。

而磕磕巴巴刷完《新編高中物理奧賽指導(實用題典)》後,他的基礎應該就打好了。

接下來就是速度和方法。

基礎學習都是略顯枯燥的,但這就是必經的過程。

在兌換了一張【2倍卡】後,學習效率來到30倍。

別慫,就是幹。

。您提供大神你學習了嗎的小歡喜:學神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