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跟隨族長、村長走到程大柱夫婦麵前。
程大柱不用族長、村長開口便遞上木薯,“族長,村長,你們來了;你們看看,這是我年輕時候跟著跑商時遇到過的一種吃的,叫木薯;家裏孫子們在山裏發現了好些,他們發現木薯的時候有野豬正在啃。”
“那就是確定可以吃了。”村長斬釘截鐵。
族長道:“有多少?”
“現在還不知,聽我家小孫子說應該不少。”
村長感激的拍了拍他的手臂,“大柱,你是個好的,你家子孫也都是好孩子;你們願意將木薯分給大家,大家都會感激你的,你們家可是救了大家一條命。”
“村長這話言重了,都是一個村一個家族的人,我們總不能隻顧著自家死活,不管村裏和族裏。”程大柱笑眯眯地,“一路逃荒,族人團結一致才讓旁人不敢打我們程氏一族的主意,我也盼著我們都能到達目的地。”
“好,好啊!你放心,木薯挖出來,肯定會先分三分之一給你們;剩下再分給其他族人,不會讓你們吃虧的。”村長高興地眉飛色舞,好似看到了村裏人都吃飽飯,有力氣趕路一樣。
程大柱輕聲笑了笑,沒拒絕。
族長欣慰含笑,“既如此,我們回去喊上族裏的壯丁們一起上山;隻是,壯丁走了,留下老弱婦孺就不太安全了。”
“木薯是你們兄弟幾個一起發現的,需要有人帶路上山。”程大柱開門見山。
“不一定要壯丁,分一半壯丁一起上山,再分一半幹活兒好受的婦人一起;這樣一來,咱們族裏的老弱婦孺有了保障,上山挖木薯也不耽擱。”村長拍板決定。
“大家都要記住程大柱家對大家的這份心,也希望大家能向程大柱學習;大家要明白,在危難時隻有族人才靠得住,隻有族人團結才能度過難關。”族長陳詞懇切,說的年長的族人們頻頻點頭,年輕的人也有些感觸;年歲小的隻有極少數人有感觸,但這些話在大家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即便逃荒結束,他們也會記得一路以來的艱辛。
族長也沒意見,“那大柱跟我們一起去,是你們家發現了紅薯,到時候還需要你們家帶路。”
程明義隻笑笑不說話。
一個家族想要團結,收先各家長輩就要將心放正;該取舍時不能猶豫,逃荒路上關乎糧食都不是小事兒,他不能貪心。
他們挖的時候小心翼翼,生怕挖傷;沒挖傷的木薯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挖傷的容易腐爛;若是裝在一起還容易帶累其他的好的木薯也跟著腐爛。
程大柱這番言辭誠懇,族長、村長麵麵相覷,但也沒再勸;隻讓人留下兩袋,帶上其他人去族裏分。
程明儀站在遠處看著族長的發言,不得不說能做一族之長都有點東西的;族長若是不說這些很少有人會明白這些道理,他為了族人們好,將道理掰爛揉碎了交給族人。
“族長,您放心,我們不會忘記大柱叔對我們的這份善心的。”
“村長,族長,給我家兩個麻袋就行;族裏有三十多戶人家,我家分太多其他人家就分不了多少。家家戶戶都是出了力的,不能因為我家而讓大家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