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工商繳納賦稅為往年的三倍,農繳納三成收成,我們村於臘月之前上交給疆北城,由陳大人一並繳納給朝廷。”
“大家夥都回去準備準備吧...村子裏使用的稅款,我便少取一些,給大家減輕些賦稅壓力。”
韓青的話剛一說完,底下的人便嘰嘰喳喳的說開了。
大多都是對繁重的賦稅感到不滿的。
往年一成賦稅,就算是先帝早些年間兵荒馬亂的那幾年賦稅也不過才兩成。
新帝登基的頭一年非但沒有減免賦稅,怎麼還直接提高了三倍呢!?
足足三倍啊!
普通百姓家裏就指望著收成過個好年呢,家裏那麼多口人就那麼兩塊地。
這一下就要交出去三成,變相的將家裏一個人的口糧給交了,還叫人怎麼過日子啊!
“三成!咱麼村才剛流放過來,就那麼一點糧食交出去冬天吃什麼!?”
“這可叫我們怎麼活啊!三成的賦稅哪怕是戰亂年代也沒這麼多啊!”
別說是普通百姓了,就連子時都皺起了眉頭。
這等賦稅算是昌國百年來史無前例的繁重了,他才剛剛登基,為何會如此這般行事呢?
抱著十分疑惑的態度,子時連忙趕回了府中。
將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商討關於賦稅翻了三倍的事情。
待子時將方才韓青說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之後,全家人的表情都變得凝重。
“三倍...新帝趙乾成他瘋了?剛剛登基頭一年也不至於將先皇積攢了那麼多年的國庫給敗光了吧?!”
子午和子時的眉頭緊皺,怎麼也想不明白。
趙乾成身為昌國的新帝,為何要在登基的第一年就頒布如此繁重的賦稅。
趙乾鈺思索了一番後說道:“興許是與倭寇對戰的軍餉被咱們出了吧,不管如何,咱們先得將賦稅交了。”
“免得趙乾成他挑到了咱們的錯處。”
趙府的產業一直都掛在雲經武名下,免得賣到了京城被人發現端倪。
這繳納商人賦稅的事情便落在了雲經武和雲夫人兩人頭上。
趙乾鈺他們家需要將那兩塊地收成的三成交給韓青便好了。
趁著子午和子時他們準備繳納賦稅的時候,趙乾鈺找到了韓青想要問問清楚。
韓青與疆北城的衙門常有來往,今日的事應該知道的比子時多得多的。
“今年賦稅的事情,三青你可知道什麼內情?”
趙乾鈺喝了一口韓夫人準備的茶水之後,問道。
韓青自然知道趙乾鈺一定會來問這件事。
直接毫無隱瞞的小聲說道。
“我聽疆北城衙門的人說,是倭寇大舉進攻昌國東南部了,再加上南部大範圍的旱災。”
“新帝直接禦駕親征準備重創倭寇,但是卻在戰場上受了重傷,如今朝廷上上下下人心惶惶。”
“此次倭寇擊殺了不少士兵,燒了許多糧倉,這才使新帝不得已增加了三倍的賦稅呢!”
。您提供大神千代的被流放後,我和閨蜜用拚夕夕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