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解釋,也解釋無用,封奚笙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逃離,逃離青雲觀,盡量把時間拖延下去,高宗不是太宗皇帝,相信仁慈的他會寬容很多。唯一讓封奚笙不安的就是朝堂上的那個女人,大名鼎鼎的女皇帝武則天。
看過月娘依然在溫養中的狀態,封奚笙親昵的額頭輕磨畫卷,低聲呢喃道:“我不該讓你遭受如此罪難,若非我也不會有你三百年的溫養沉睡,月娘,對不起!”
封奚笙沒有和丹陽子等人告別,也沒有理會張誌仙的處罰結果,來到青雲觀外對著草草收斂的一座無名墓碑輕輕念上一段往生咒,一道雷芒浮現,封奚笙消失不見。
這些年封奚笙也並非一直苦修境界,一些特殊的術法他也修習過,五行遁術、求雨祈福、神行百變、撒豆成兵都會一些,雖然這些都算不上精通。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一次封奚笙的目的就是杭州,當然順便去一趟揚州也理所應當,畢竟當年的事情現在也是到需要償還的時候,封奚笙可不是那種容易忘卻仇恨之人。
封奚笙的離開讓高宗天使無功而返,對此高宗雖有些嗔怒,可也沒有下罪於青雲觀,武曌想要開口,隻是麵對高宗的態度不明隻能暫時按耐下來。不過這也讓封奚笙這個名字在武曌的心中多停留一刻,為日後的事情打下點點基礎。
半月之後,許州
從顯慶三年開始,許州一帶一直大旱,鄉間有謠傳稱,天上火鳳欲呈祥,大旱天災隻是一時之事,多則三五年,少則一兩載即可迎來大豐收之年。可還有謠傳稱,朝廷誕生千古旱魃,所謂旱魃一出赤地千裏,許州有今日的災禍和朝堂某位脫離不開關係。
兩種謠傳充斥鄉民耳口,若不是朝廷開倉,造反也並非不可能之事。人的生活不好過,妖怪也同樣如此,短短半年的時間,許州失蹤人口就達到八十餘名,這從貞觀年間開始已經是非常稀罕的事情。
武曌的支持下佛門大興,雖然道觀還有一些老香客支持,可是有朝廷的支持,許州各大寺廟香火興盛,根本就不是道門可以比擬的。道門有儒家和士流支持,可現在朝廷上是寒門子弟李義府和許敬宗的天下,大量的寒門子弟紛紛出任高官顯赫的位置上,道門被打壓也理所應當。
麵對這樣的情況封奚笙多少都有些心酸,畢竟他就是道門的代表之一,可是他明白此時已經大勢可趨,佛門的興盛根本就不可阻擋。
許州廣川縣,當封奚笙邁進官道一側的村莊時,這裏的情景讓他內心不由一抽,麵黃肌瘦的孩童、老邁等死的曬太陽老朽、滿臉疲憊神色的婦女、急匆匆拿著糧袋出村的青年……
雖然官家說開倉放糧,可是開倉時間、發放糧食多少都是不固定的,一旦去晚也許就麵臨一整日吃不上飯的局麵,他們畢竟距離廣川縣城比較遠,想要排上位置,真的有些困難。
隨手拉住一個小孩,封奚笙遞過去一個白麵饅頭,不顧對方狼一樣的眼睛問道:“這裏大旱多少時日?朝廷和附近寺廟、道觀難道就沒有人來過這裏?”
“多少天俺記不清了,不過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下過雨,都是長安裏的那個可惡的老妖婆,如果不是她,俺們村的水井也不會幹枯,老天也不會不下雨。前些天倒是有一個和尚來過,不過當天晚上就消失了,俺爹說是被妖怪吃掉了。”
話剛一說完手中的白麵饅頭就已經被搶走,不知想到什麼封奚笙的眉頭一皺,不過很快他就清醒過來,因為他的周圍全是帶著渴望眼睛的孩子們,而他們眼中的目標郝然是封奚笙腰間的小糧袋。
結丹期已經可以靠雨露存活,換句話來說就是辟穀,可是封奚笙改不掉自己貪吃的毛病,因此即便是可以不吃東西,他依然喜歡帶著一些肉包子、白麵饅頭。
深深歎一口氣,封奚笙解開腰間的糧袋遞給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人,小孩子們的禮貌讓封奚笙感動,因此他不介意分享一下自己的食物,他吃東西隻是解饞,而這些……則是為活命,孰輕孰重封奚笙還是可以分清的。
“二狗拜謝真人,您的恩情李家村終身不忘,還請真人留下您的姓名,我們將豎起長生牌,世世代代供奉於……”
接過封奚笙遞過來的糧袋,那個十五六的少年並沒有馬上吃或者分給其他人,而是帶著一群小孩整整齊齊的磕一個響頭,說出這樣一番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