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已被冊封為駙馬都尉的封奚笙此時正處於揚州城內,恰好的是此時正值三月,和李白詩中的意境正相符合。
十幾名背劍道士無論走在哪裏都是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帶頭人居然是一名七八歲年齡的小道童,那頤指氣使的模樣實在是令人忍不住發笑。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小販們嗓音洪亮的推銷著自己的東西,不時有一兩位大家閨秀、貴婦人的車轎堵塞在街道口,一陣吵鬧由此而來。
青雲觀內憋屈兩年多的封奚笙對於這樣的場景很是喜歡,糖葫蘆、糖人、鬆糕,道路兩旁的很多小食品都被一群徒子徒孫們拿在手中。第一次、封奚笙第一次察覺到輩分高帶來的好處,看著燕南山一直欲言又止的模樣他就忍不住想要笑。
錢花的不是自己的,雖然出門前丹陽子給了他六十兩銀子的盤纏,可那是他的私有盤纏,隻要能夠花公共盤纏的機會他就一定不會錯過。
對於這點小錢燕南山自然不會在乎,可是這樣東逛一下、下瞅一眼什麼時候是頭?剛剛不過是提一句,大不敬之罪就踢給他,沒辦法,燕南山隻能任由封奚笙玩鬧。
此時他們已經來到嶺南的邊緣,去羅浮山的事情倒是不急,畢竟旱魃還在尋找中,他們隻需要等待消息就可以。如果不是這樣,封奚笙也不會有心思四處亂逛。
“老燕啊!如果你身體不舒服可以先回客棧,一會我們會去找你。”
這一群人隻有少數幾個見過這樣繁華的城市,如果可以,他們還是很願意跟在封奚笙身後逛一逛的,燕南山在身旁讓他們很不舒服,為此聽到封奚笙的話他們也急忙點頭,鄭重的保證會保護好師叔祖。
“你們……”
大眼一瞪,可是看著師侄們一點不畏懼的模樣,燕南山隻能選擇妥協,轉身離開時還忍不住抱怨自己,早知道當年就好好的管教一下他們,最起碼不至於他們如此的放肆。
燕南山不是老狐狸一樣的掌教、不是古板的清靜散人,豪爽大方的他對於師侄們一點威懾力都沒有,如果剛剛是清靜散人,估計這些人都會乖乖的跟著回去。
走的其實不僅僅是燕南山一人,青雲觀首席大弟子也跟著離開,剩下的年齡最長的不過三十餘歲,境界則是強筋鍛骨大圓滿。
當封奚笙拿著一根狼毫毛筆準備從店鋪離開時,一名弟子摸摸身上,然後臉色一變湊到封奚笙的耳邊開口說道:“師叔祖,我們沒有和師叔要錢啊!”
賣文房四寶的店鋪可不一般,尤其是這樣專供精品的店鋪,這裏隨便抄起一件東西都價值兩三兩銀子,兩三兩能夠幹什麼?一頭牛的價格也就如此。
無論是書本還是紙張、毛筆,這都不是普通人能夠消費的起的,放到後世,這就相當於老字號的珍品古董店,沒有一定的資本也就隻能看一看。為什麼大儒多是出自豪門士族,因為沒有錢你根本無法學文,不說其他就是這書本和紙張就足以讓一個小康之家快速落敗。
店主也算是見多識廣之人,光從外表他就看出封奚笙一行人來曆非常,甚至有可能是傳說中的修道之士,一根筆而已,如果能夠結一個善緣,不要說一根就是十根他也願意送出手。
“這位小道長,這支筆您如果喜歡,那麼就當小老兒送與您的如何?諸位都是道家高人,幼子平生最敬佩您這樣的行俠仗義之輩,小小禮物還請笑納。”
店家很會說話,前麵一句表示自己是為緩解他們的尷尬,讓封奚笙等人承他人情,而後麵一句則是表明自己這樣做的理由。
“多謝店家,不過我青雲觀是道門重地,無功不受祿的事情我們做不出,筆我拿走,錢一會兒自會送來,還請老丈稍待片刻。”
說完這句話封奚笙不給店家再開口的機會就走出門去,身後跟著的則是一群崇拜眼神的徒孫們,不由他們不崇拜,在那樣的情況下封奚笙居然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並且把事情解決的如此完美,不要說他們,相信就是丹陽子在這裏也不過如此。
無論是化解尷尬也好、沒錢付賬也罷!人都已經丟到家,畢竟剛才店內的可不僅僅隻有他們一行人,幾個文士書生也在店內,他們人脈廣傳遞消息很是迅速,一旦今日封奚笙做的稍有差池,青雲觀的名聲將會在揚州城內毀於一旦。
畢竟他們在這裏沒有一點根基,第一次來就發生這樣的事情,俗話說先入為主,第一印象相當的重要,封奚笙可不想給青雲觀在揚州背上買東西不給錢的惡印象。店家說不要錢?萬一他有惡意,稍微動一動嘴也許就成攝於青雲觀威望不得不如此。
毛筆的事情讓封奚笙沒有心情再逛下去,何況他們還需要回去拿錢給店家送過去,其實封奚笙的私房錢就在身上,可是他不能拿出來,回一趟客棧最合適,此時拿出來豈不是說他剛剛就是準備不花錢賣東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