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應該是什麼模樣?
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平平淡淡、安靜祥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道,再怎麼向往和迷戀,自己也不能成為朱莉婭羅伯茨、史密斯夫婦中的女主、簡約清麗的赫本,抑或是範冰冰、李冰冰、大小S。你我都沒有突破常規的勇氣,不是麼?
《2011》的影片,絕大多數人看過,程想也隨著大流,並沒有成為那個例外,看完後和周邊同事朋友鬧著,用跟朋友學來的東北強調開玩笑說:“得,趕緊趁著2011到來之前好好享受,不然可就晚了吖。小樣兒,該戀愛的戀愛、分手的分手、找小三的也趕緊、結婚的更不用說、生小孩的晚上回去抓緊阿;總之,該幹嘛幹嘛、不該幹嘛想著的也趕緊那個幹嘛了,嗬嗬、擇日不如撞日吖!”。吆喝中也看完了《阿凡達》,日子就這麼慢慢過去,下半年和年底的時候依舊還不覺得有什麼,隻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再忙碌、再忙裏偷偷小閑,時間就這麼一個“稍息、立正”的光陰間就到了2011年的1月1日。這個多麼特別的日子!
白天的熱鬧逐漸散去,夜晚的喧騰逐漸遠離,逛完那用錢和雜亂的理想堆砌起來的街道、往自己住的地方回走,走著走著回頭看看那遠去的燈火,不知為何,程想深深的籲了口氣——
不過五分鍾,便走到租處,四樓的迷你的單間,程想環轉一圈這個小窩。打量一下,在自己的安排搭配下一切井然有序,布置出自己的味道和格調,當然比不上宜家的外放,卻也有小家碧玉的溫婉與安逸,就在這喧鬧都市的偏僻一角。程想無限疲憊的在鞋架那甩掉那耗費了“上半月工資”的小高跟、換上拖鞋、接著走到床邊脫掉耗費“下半月工資”的正韓版外套、跟著安靜的走進廁所加浴室去衝涼;完畢,換上心愛的幹淨的充滿陽光晾曬香味的睡衣,吹完並沒時間和金錢去特別保養的頭發、塗抹完上回從香港買回來的每天必備保養品,一切例行工程搞定,“噗通”就這麼一下子癱在了單人床上、安靜的癱著,腦袋空空如煙,眼睛瞪著屋頂,白白的~
突然一個激靈,程想哆嗦了下,抬眼看了一圈這個自己住了一年有餘的單間,心理不是沒有憋屈、不是沒有感慨的。又突然間不知怎麼的,就開始了很久沒有過的憶苦思甜,像個老人似的回想起這些年。出來久了,程想不愛看悲劇片,因為生活已經夠磨人了,不需要特意尋來這樣的片子催淚耍悲情,如果後悔去看的《南京、南京》,於是堅決沒有去看《唐山大地震》。可在這麼一個特別的日子,程想很難不去想想自己許久不曾想的過去、想自己的將來該是怎樣。
“27了......”對著空氣呢喃了這麼一句,程想眼神發空的開始回憶起這些年。
大學四年、工作五年,時間就那麼不經意的一晃而過:
大學:自由與熱情,那麼恣意的享受著青春,從來不去耗費那個腦細胞去感慨過什麼、擔心過什麼,覺著一切是那麼美好而充滿希望,一切都是那麼想象中的簡單。大學的生活,哪怕不是那麼奢華的過著,卻也有你我自己的簡單快樂。程想每個學期開學之前父母都會把一筆錢給她,同時一邊說著:“不夠再打電話要”。
程想是個懂事兒的女孩,小學一年級起是在鎮上讀的,以前卻是在農村讀了個大班。在農村裏麵呆過的小孩總是惜福,不覺著苦點有什麼,因而爸媽給的錢盡量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著,遵循著媽媽的原則“當用則用”,一切就那麼簡單而有條不紊的度過這麼四年,沒有打工、沒有勤工儉學、就這麼如同每個女孩一樣度過了愜意自由的四年。卻也沒有戀愛,程想當時完全不能想象出:大學戀愛、畢業分手的苦情片;七年抗戰、再分手的悲劇片;更何況十年戀愛最後結婚苦熬的“金婚”片段;就那麼簡簡單單、毫無牽掛的度過了美好單純的大學生涯。
有趣而能說的,恐怕一是的旅遊經曆:她節儉的跟著外地同學、或者在外地求學的同學,去了不少地方和城市比如西安、鄭州、上海、蘇州、杭州、濟南等,感受了城市與城市的不同,感受了大學裏“窮遊”的快樂無畏。二是交到了朋友,一直走到現在的幾個朋友。
畢業後:第一年的內容不用多敘述,是大家都曾有的熱情工作、那樣的狂熱與執著。卻灼傷了一起同來工作的同學外加朋友、也灼傷了自己。都說“朋友不能做同事”,大學剛畢業的程想,並不是沒有聽說,卻是無限自信著以自己的性子會是個例外,結果並沒有走出這個規則。這一年,委屈受過、眼淚流過、程想緊緊咬著牙熬了過來,熬過了初春、炎夏、初秋與寒冬、熬過了第二年;這緊緊相隨的兩年,就在程想不斷的彌補“沒有經驗的畢業生”的差距中、在不斷的“白天上班工作加學習、晚上報班學習+充電中”那麼快速的過去了。兩年的那段日子,程想是數著過的,每一天都顯得很長很長:因為要不斷地分配與擠出時間學習;因為要不斷的忍受刁難與不善的眼神、與排擠;因為要不斷地忍受差距和老大的可塑性磨練;因為那顆年輕的心在朋友的遠離中還在顫抖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