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莊重的鍾聲,拉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畢業典禮序幕。
這一年,是最後一屆工農兵大學生的畢業典禮。
也是第一屆恢複高考後考上來的大學生畢業典禮。
雖然隻有一位。
但兩方在同一天開展畢業典禮,卻為這一天增加了非同一般的意義。
仿佛給工農兵學生和高考學生們多年來的糾紛,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而這一次的畢業典禮,也是建校以來,參與畢業典禮的特邀嘉賓比本校老師還多的一次。
寬闊的大禮堂,前方整整八排,都坐滿了各個在華國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
其中有各界的精英,有各個領域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一個個端坐在禮堂內,顯得整個典禮更加莊嚴肅穆。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人都是因誰而來。
作為南大的學生,也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大功臣。
在畢業的前幾天,白若喬的履曆已經被掛上學校的名人牆上。
哪怕隻是列出她主導或者參與的大事件,也是滿滿當當,令所有看到的人不無驚訝和崇敬。
尤其是南大的學生們,對於這位標杆似的領頭人,他們本就是崇拜又崇敬。
也深知道她這些年幹過不少利國利民的事。
可當看到那些被列出來的事跡時,還是被狠狠的震撼到。
因為這些被列出來的,很多都是他們所不知道的。
比如構建了適應我國發展的完整金融體係,推動我國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
比如捐助國家50億用於科研創新,投資500億創建科技孵化中心。
比如為國家構建一個閉環的全新醫藥行業。
等等,全都是眾人又陌生,卻又熟悉的事跡。
這些事,曾經每一件發生時,都讓所有學子和民眾無比的驕傲。
沒想到背後竟然都有白若喬的影子。
不,不能說是影子,或許可以說,她才是那個推動者。
“500億啊,我是不是看錯,還是上麵寫錯了。”
“天啊,學姐竟然暗搓搓掙這麼多錢。”
“也不是暗搓搓吧,她這幾年好像真的天南地北到處跑。”
“有啥奇怪的,人家隻用一年的時間就讓一個小廠子年收入上億,還掙起外國人的錢。”
“太厲害了,這真是人能辦到的嗎?”
“你什麼意思,說學姐不是人啊?”
“不是不是,我就是感慨一下,白學姐真的太厲害了,她今年也才26歲。”
“說起來,這也才3年而已,我的天啊,三年的時間學姐竟然完成了那麼多大事件,太厲害了!”
“你不說我都差點忘記時間,還以為已經過了十幾年。”
“對啊,這幾年咱國家變化是真的大,感覺好像每天醒來世界都變得不一樣。”
“可不是呢,現在看來,很多都是學姐的功勞。”
“嗚嗚嗚,我好幸福,我竟然和這樣厲害的人一個學校。”
白若喬上名人牆的那一天,她的事跡就傳遍了整個南大,甚至還有往外擴散的趨勢。
因此對於有那麼多大佬親自來給白若喬慶賀畢業典,他們也不覺得驚訝,甚至覺得理所應當。
這造成了往後許多年,在校園與校園的比拚時。
南大學生們最常亮出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南大有白若喬。”
連南大的招生簡介上也寫上白若喬母校幾個字。
白若喬三個字,也讓南大的經濟學院成了廣大經管學者們最想要進的院係。
作為此次畢業代表,白若喬在萬眾矚目中,走到台上。
麵對著上千雙目光,她揚唇一笑,嘴唇輕啟,侃侃而談起來,肆意的把火種,播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