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下午5點,但是是冬季,所以天黑的很快,已經可以看到那絢爛的夕陽了。海麵看起來十分平靜,但海麵之下的暗流卻可以殺人於無形之中。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林末用望遠鏡仍舊可以在遠方看到隱隱約約的小船正在搖擺著。

見此情此景的林末,不得不再次感歎一下係統的偉大。

林末找了郭段幫忙,大家一起把機械設備搬到了外麵。機槍是林末拿著的。

至於架設的位置,林末選擇在了屋頂的正中央。隻有那裏才是山頂的最高點。雖然死角比較多,射擊範圍在山下50米開外,但是總比放在山邊邊要好。

以後要是有時間了,林末打算沿著懸崖建造一排戰壕,每隔幾米就有一個自動攻擊裝置。就算是方舟來了也不好使。

嗯…..奧林匹斯要是用導彈的話,就當林末沒說吧。

好在屋頂的混凝土層夠厚,膨脹螺絲可以很好的打進去,並將這個有人一半大的機械設備固定住。

隻是要給電線開口就比較難了。如果直接開在屋頂,就算有做封口,久而久之洞口也會越來越大。雨天就會造成漏水。

所以林末必須選擇將電線進入屋內的洞口開設在地下。

這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林末要了一條長長的電線和一條比電線還要長的數據線。並將兩者“綁定”在一起,外麵再包幾層耐腐蝕的絕緣膠,最後便得到了一條粗粗的線。

林末將線的這一頭連接在了機械裝置的基座上。

至於基座如何驅動圓盤轉動這類問題,林末早在向係統索要的時候就解決了。也包括調整機槍角度的裝置。所以他現在隻需要連接電源和數據線即可。

電源就像是裝置的心髒,維持著它的運轉。數據線則像大腦,給裝置提供運行指令。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粗電線被固定在了牆上,順著牆直直插進土裏,在插進土裏的前一刻,電源線和數據線被殘忍分開。電源線從屋子內的電機旁穿了進來,數據線則是出現在了電腦房。

為了防止水通過泥土腐蝕電線,林末讓郭段待會在洞口做一個防水保護,以確保安全性和耐腐蝕性。

完成電線的鋪設,江誠在上麵也把所有設備固定完成了,接下來可以正式進入測試。

江誠在瞄準與開會中間增加了一個簡短的詢問指令後,便讓林末嚐試手動校準。

林末這才知道,原來江誠還設置了手動校準。想得還真是周到。

首次使用,江誠在“詢問”那裏還沒有設置密碼,所以隻要林末發出射擊指令就可以讓機械裝置扣動扳機。

啟動設備的一瞬間,紅外傳感和攝像頭就開始運作,與槍的瞄準方向同步。隻要林末給予向左指令,攝像頭的範圍便可以向左。

在成像的正中間偏右,有一個白色的準星,看起來和遊戲中差不多。但要比遊戲細節很多,因為攝像機在槍口的左邊,所以準星偏右。同理,熱成像在槍口的右邊,所以準星偏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