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多就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新人越多,也就代表著老人,當然這裏的老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人,而是指那些在基地待了很久的人。
他們已經習慣了基地的生活與工作,對基地產生了依賴性,會更加信任基地。
林末為了能夠留住這些老人和他們對於基地的信任,必須要增加福利和生活條件。
但這肯定會引起那些新加入的人不滿。為了要兩邊都滿意,林末就要像剛剛布置空調那樣,給所有人都準備上。
但林末認為這樣做完全無法留住老人。
我們在這裏工作了那麼久,基地都是我們一塊磚一塊磚搭起來的,你說給新人就給新人?
所以林末必須要實行等級製度,這是無法避免的。
從前他不理解為什麼有些東西或者有些權利總是有錢人的專屬。但是現在他明白了,那些有錢人也不是平白無故有錢,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奮鬥才站上頂峰的。他們自然有權利去享受那些普通人享受不到的生活。基地也是同理。
林末必須要改變自己的看法,雖然他也是底層人民出身,但是不得不采取這樣的行動,因為他肩負重責。現在他也體會到了那些政治高層的辛苦。
林末和那些政治高層唯一的區別就是他不缺錢。而錢也沒用。
他很早就知道和堅信,勞動不是最光榮,獲得成功才是最光榮的。而所有人都應該朝著這個光榮而奮鬥。
不勞而獲並不是最可恥,不勞不獲才是最可恥,而勞而不獲是最可悲的。林末有力量改變這樣的一種局麵。所以等級製度必須要誕生。
林末把這種製度稱作為:山峰。
對這個製度最好的詮釋就是B山和C山目前的居住條件。
B山已經被明哲分配成了老人專門生活的區域,那些新人就會被分配到C山。
而B山也是最早一批動工的山,上麵的自建房早已完善,條件要比C山好一些。
但是林末為了以後考慮,他打算將C山也升級成和B山差不多一樣的環境。同樣擁有空調和洗衣機。隻是食物方麵不如B山。
在林末眼裏B山和C山的權重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是B山他打算讓給一些自己認識的人。比如陳躍。
陳躍作為林末高中一個十分要好的同學,在基地一直都是一個很令人詬病的對象。
他什麼都不做,也能居住在主峰上,但是礙於情麵,林末也不好意思講他直接趕去B山。但是現在他必須要將陳躍利用起來了。
到目前為止,陳躍在基地中唯一的任務就是管理張正安。據林末的了解,在陳躍的管理下,張正安是越來越聽話了,隨叫隨到,要是和林末沒什麼糾結在其中的話,以他的素質,或許真的可以成為繼郭段以後的第三把手。
真不知道陳躍到底使用了什麼招數,能讓張正安改邪歸正,這一點林末不得不佩服。所以他打算讓陳躍去B山管教管教一些其他人,有張正安在身邊,估計陳躍的實力也不差。
兩者相結合,林末相信基地成員的服從程度會越來越好。隻是他還需要了解一下陳躍是如何管教張正安的,要是他采取了暴力手段,那林末可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