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得好,你看他這個編織方法不好,但是,他特別有想法,他編出來的與眾不同,我選他就選因為他的這個不同。”

聽了黃羽墨的話,雖然他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選這個,但卻沒有人再有異議。

經過挑選,50多個裏麵選出了15個,也就是有15個人被選中了,選中的人喜氣洋洋,沒選中的人自然有些不開心。

黃羽墨給了李誌安一個眼色,他站起來“各位叔伯,你們放心,就算沒有挑中,也是能進作坊幹活的,我們還需要批蔑,燒色批節等幹活的人,如果你們願意就到吳大爺那裏報個名,等作坊建起來了,就可以幹活了,工錢是每天20文。”

“我願意。”

“我也願意。”

村民們紛紛報名,吳大勇把他們記下了。隻等到時來上工。

而挑中的村民,他們編織的工藝都比較簡單,還得要吳大勇培訓培訓,學一些複雜的編織方法,最重要的是編織得精細。

黃羽墨把他們交給了吳大勇,吳大勇當場就教了起來。

王誌強他們動作很快,沒幾天就把木作坊建好了。

作坊建好後,各個工序人員就在吳大勇的安排下都到位了,大家都是有經驗的,所以上手很快,就算個別做的不是很好,說過後馬上就改正了。

黃羽墨發現溈山村的村民實在是太好了,每個人幹活都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人偷工減料,當下就決等編織品賣出後,給他們漲工錢。

等竹子燒好色抽好絲,已經過去了十來天,挑中的那15個師傅,手藝提高了一大步,編的雖然還沒有吳大勇的好,那也是不錯的了,起碼你找不到一個接頭了。

當時編織造型怪異的吳春珠,他不但編織方法提高,還編織出了兩種不同的紋路,一種像米字格,還有一種是編出來像一個回字。

吳大通把這種編織方法用到他現在編織的茶壺中,顯得更加精致文雅。

黃羽墨當場就拿出兩百文獎給他。並對旁邊的師傅說,如果他們能夠想出別的編織方法或圖案來,都有獎勵,這可把他們喜壞了,都紛紛表示以後自己也要編出與眾不同的編織品出來。

黃羽墨畫了很多圖案很多造型出來供他們參考,在吳大勇的帶領下,很快就編織出來了一套茶具,有茶壺,茶懷,個個小巧精致,十分惹人喜歡。

李誌安一見有成品出來了,就帶著它上了縣城。

“小羽,你猜猜,今天那套茶壺賣了多少錢?”

看著眉飛色舞的李誌安,黃羽墨故意道“六兩?”

“哈哈,我就說你猜不準吧,那可賣了20兩,而且馮嬸的說了,隻要是今天那種質量的,有多少要多少。”

“馮嬸有沒有說之前那個花瓶賣了多少錢呢?”黃羽墨好奇的問道。

“應該有五六十兩,上次我去見她的時候,有個顧客出了四十兩,馮嬸沒賣,這次去已經不見了。”

“看來得跟大爺說說,讓他多帶些徒弟出來才行。”

。您提供大神囡囡仔仔的逃荒中,她撿了九個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