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
“原來這就是曆朝曆代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嗎?”
“天下的土地是恒定的,但是人口卻是在不斷的增長,再加上中上階層的貪婪,底層百姓自然而然也就慢慢沒有活路,最終就是改朝換代了。”
楊廷和的呼吸都變重了。
接著也是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著朱厚照。
眼前這個長於深宮之中的皇太子,他竟然能夠有如此深的見識,關鍵是也才十二歲,實在是太妖孽了。
“可是殿下,這和你玩物喪誌又有什麼關係呢?”
楊廷和想了想,再看看朱厚照身邊的這個奇怪的機械問道。
“老師,你覺得一個朝代該如何跳出這樣的循環呢?”
朱厚照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嗯!”
楊廷和一聽,頓時就思索起來,沉思一會說道:“按照殿下的這種假設的話,想要將一個朝代延續的更加長遠的話。”
“一方麵是可以通過增加土地供應,讓原先僅僅隻有100份的土地變成200份或者是300份,甚至於更多。”
“通過增加土地供應,來緩解這個土地和人口之間的矛盾,讓這些普通白子能夠有地可種。”
“說得好!”
朱厚照一聽,也是點頭表示了讚同,說道:“這就是我們華夏民族幾千年來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從最早的漢中、中原地區逐漸的向四麵八方擴散,齊魯、燕趙、江南、楚地、蜀地、閩越、兩廣。”
“伴隨著曆史的前進,越來越多的地方納入我們華夏的疆土,我們的人口也是隨之不斷的遷移、擴散。”
“從本質上來說,這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增加可以供養生存的土地,用於養活更多的人口。”
“夏商周時期的人口總數不及我們現在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如果我們還隻是局限在夏商周時期的那點土地的話,我們根本就無法養活現在這樣龐大的人口。”
“殿下所言有理!”
楊廷和鄭重的點點頭。
“除了增加土地供應之外,還有就是合理的分配製度和納稅製度。”
“代表權貴、地主、士紳的白子所占有的土地太多了,並且還在不斷的擴張,同時又不納稅,而代表普通老百姓的白子土地越來越少,卻承擔了越來越繁重的稅收,這顯然是真正拖垮一個朝代的因素。”
“隻是這恐怕是很難、很難做到的事情!”
說到這裏的時候,楊廷和頓時就不再說下去了,因為他馬上就意識到如果繼續再說下去的話,自己可能就會將朝野上下的權貴、大臣,大明的地主士紳們給得罪死。
“沒錯!”
“合理的分配製度可以大大的減少矛盾,但自古以來士大夫和權貴都是特權階層,是統治的基礎,動搖他們的利益就是動搖統治的基礎。”
“但是如果不進行合理的分配,一個朝代又難免更迭的宿命,在朝代更迭的時候,這些貴族、士紳、地主等等,有的順勢而起成為新的朝代權貴,但有的卻是在動亂之中消失。”
朱厚照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老師,除了這兩種辦法之外,你還能想到其它的辦法嗎?”
朱厚照看向楊廷和,看看這個曆史上的大牛人,他是否能夠跳出這個時代的局限性。
“還有其它的辦法?”
楊廷和一聽,頓時就微微瞪大自己的眼睛,仔細的想了想,自己似乎好像根本就想不到其它的任何辦法了。
“當然有!”
朱厚照笑了笑說道。
“以耕地來說,在先秦之前的時候,耕種的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種,那個時候連使用牛馬當畜力都沒有,主要是靠人來翻耕土地。”
“並且那個時候,主要的耕種作物是小米,故而一個農民能夠耕種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並且產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再後來,伴隨著曲轅犁的出現,並且牛馬開始運用於耕種之中,一個農民能夠耕種的土地就大大增加,一個農民可以耕種幾畝地。”
“同時小麥和水稻也是逐漸的成為了主要的農作物,產量也是大大的提高,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糧食生產出來用於養活更多的人口。”
“鐵器和各種各樣工具的出現,也是大大的增加了人們開墾土地的能力,再加上興修水利,比如秦時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將天府之地變成大糧倉,養活無數人。”
“這些都極大的提高了人們開墾土地、耕種土地,獲得更多土地的能力,也是增加糧食產量,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楊廷和仔細的聽著朱厚照的話,頓時一下子就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