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裏休息了一個小時左右,郭孟德和張維楨終於得到了應得的好處。吃了這麼多的何首烏和對大公雞的戰鬥,還沒有什麼力量的增長,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
郭孟德的“暗”能夠控製的更加的嫻熟,郭孟德整個身體的大小。可控“暗”達到了並擴大到了方圓5米的範圍了,這是什麼概念,郭孟德可以在自己差不多80平方米範圍內隨意控製“暗”對一個物質進行感知掃描,但是由於數據量比較大和“暗”比較小的原因,不可能全方位覆蓋,隻有對明確目標才行,還有待加強。
張維楨也差不多達到了開頭郭孟德的水平。郭孟德試驗了下對張維楨“暗”的觀察和侵蝕,的到了結論:張維楨對物質用“暗”進行包裹時,郭孟德就無法感知該物品,該物品仿佛不存在一樣,沒有光子的逃逸,肉眼也無法看見。但是,如果郭孟德確信該物體的存在,強行感知的話,就可以滲透進去,就像杯子本來已經裝滿了一杯白水,再滴入了一滴紅墨水一樣。
而張維楨,卻無法感知郭孟德的“暗”,這或許是對“暗”的控製更高深的原因了。
現在兩人對於鐵等常見金屬的分割已經可以不用花費多少力氣就能完成。不知道,像金剛石之類的物質又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對於原子晶體或者分子,還好掌控和感知,但是深入到單個原子,郭孟德還不能夠完成。
張維楨更是對物體感知較為匱乏,他對此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感知不詳。他的“暗”就是隨心所欲的使用,不知道原理,不知道後果。郭孟德對此感到比較無力。
很多事情都還需要想象和摸索,但是,時間不等人,隻有慢慢來了。
兩人還是決定對村子進行搜索。郭孟德和張維楨住的李家和陳家相對較偏遠點,其他的十來家都在離李家一公裏左右遠的一塊較平地勢上。全部是木質雙層樓,有點小寨的感覺。
郭孟德和張維楨長出來的翅膀比較大,用時很短就到達了,按照這個速度,回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在第一家,郭孟德和張維楨發現了兩個老人,一個摔死在一樓,一個餓死在二樓,比較可悲。話說村子裏麵差不多都是留守老人,對於這種巨變的接受能力可能很弱,對於這種變化的認識肯定沒有年輕人那麼的樂觀和豐富。
接著是第二家沒有人,這種情況下的失蹤,就是等同於死亡。郭孟德和張維楨感到比較失望,這樣的巨變,而且是在夜間發生的,如果沒有超能力,是無法出門的。而現在屋裏沒有人,是不是可以宣告死亡了,有猛獸出沒。還能的到一種結論,就是,**之類的東西,對巨變後的人類,有了衝動性,向往性,渴望著攻擊人類。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麻煩就大了。
第三家還是沒有人,這讓兩人感覺有點後背發麻的情緒,冷汗都下來了。“怎麼會。”
接下來的第四第五第六家,兩人更加的小心翼翼,都把翅膀收縮到了五公分左右,加大振幅保持飛行就行,盡量的縮小目標。雖然兩人有了思想準備,但依然空無一人的屋子裏麵,還會讓兩人有種莫名的恐懼。
再往前是一片開闊點的地勢,一座進深和樓層稍微大些的房子佇立在這裏,不像其他房子一樣有個凹字型突進去的堂屋。這座房子是矩形的,門前時個籃球場大小的小壩子,沒有院牆。這是當地的祭祀和村民活動中心,但不是政府建設的那種,而是特殊情況或者獻天什麼的在這裏舉行。
本來郭孟德是不準備探測這裏的,應為巨變的時候是晚上,誰沒事晚上跑這來睡覺啊,也沒床什麼的。不過,剛飛到壩子中間時,憑借著這些天變得更加強大的聽力,郭孟德還是聽到了房子裏麵後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