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戰朱仙鎮(1 / 3)

宋高宗二十四年,嶽家軍乘小商河之勝,追擊金四太子金兀術部至朱仙鎮。一路上義軍投奔,嶽家軍擴軍達二十二萬眾。而金兵也收攏各殘部於朱仙鎮,約二十七八萬。

金兀術自南征以來,追亡逐北,無往不利。曾帶百五十艘戰艦直過揚州,把宋高宗君臣一路追到杭州。但自從遇到嶽家軍,竟連戰連敗。四十萬人馬,從最初不敵兩萬人的嶽家軍到如今本部隻剩十六七萬,而嶽家軍已增至二十餘萬!兀術每想到這些,恨得寢食難安。如今收攏其他殘部,雖也近三十萬眾,但軍心不穩,士氣不高,這又讓兀術戰也不是,退也不是。況朝中來報,朝庭近期恐生巨變,金軍不可再退。所以,兀術決定死守朱仙鎮!

同時,嶽家軍逼近朱仙鎮,見金軍不逃了,也準備在此一戰決勝負!嶽元帥一麵向朝庭呈報軍隊及作戰情況,一麵催糧以為大戰朱仙鎮作準備。並言辭激越地稱必一戰掃平金軍主力,順勢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然而,卻久久不見朝庭動靜,也隻好就地募集軍糧,先做足戰前準備,且紮營與金軍對峙。川蜀吳階將軍聽說嶽家軍要與金兵在朱仙鎮決戰,也送來一批糧草以示支援,正在趕來的路上。所以這幾天嶽帥與第一副將張憲一直就在中軍大帳裏研討作戰方案,隻等糧草一到,就立馬向金兵發動強有力的進攻。

這日聽軍馬來報,吳階將軍著人送來的糧草已距離營地五十來裏開外了,張憲派了一員偏將帶著一營的兵力前去迎接。那偏將點了人馬才出去不久,又有軍馬來報,聖上派遣的欽差到了。張憲一聽,笑著對嶽飛說到:“姨父,這下糧草與聖上旨意都到了,還來得整齊!明日即可進兵了吧!”。嶽飛也不禁笑了笑,一揮手帶著張憲連忙前去迎接。

來到營處,看見欽差下馬立在那裏,正手裏捧著聖旨等他們。嶽飛與張憲連忙跪下,聲稱恭迎聖旨。欽差眼睛一掃,冷聲說到:“著嶽飛、張憲、嶽雲接旨!還有一個人呢?”嶽飛張憲二人聞言均是一愣,心想嶽雲僅是先鋒而已,何必非要他也來接旨呢?但也不敢怠慢,忙吩咐人去傳嶽雲來。不一會兒嶽雲飛馬而來,三人遂一起跪下接旨。但欽差念完聖旨又出示金牌後,三人卻迷惑了。因為那聖旨是催三人即刻回京麵聖的!嶽飛也隻能無奈接旨。接完旨,安排好欽差後,嶽雲好奇地問嶽飛:“父帥,這大戰在即,怎生卻宣我們回京呢?”。嶽飛也皺著眉頭,擺了擺手表示不清楚啥原因。張憲卻說道:“怕是聖上不想打吧!”一下盡皆無語。

稍後,嶽飛對張憲說:“憲兒,你傳令升帳吧!召諸將一議!”

於是隨看號角聲後,幾十員大將先後來到大帳分排站立。嶽飛把欽差所傳旨意與大家說了,一下子大家也炸開了鍋。牛皋性急,噪門又大,直接就嚷道:“大帥,決戰在即,你們怎能這時候回京去呢?”眾將也紛紛附議。

嶽飛正躊躇間,張憲也上前說到:“大帥,要不與欽差大臣說下,等此戰一結束我們就立馬回京麵聖?”嶽飛也表示隻好如此了。

議罷眾將才去,忽軍馬又來報“稟大帥,又有欽差到!”嶽飛他們又連忙接旨。還是那個內容,也帶著金牌來的。

其後三日內,陸續共到十二道金牌旨令,皆是著三人即刻回京麵聖。

嶽飛無奈,隻能又升帳並吩咐張憲將帥印拿來。然對眾將說了隻能回去了。又將帥印交與牛皋,吩咐其與敵對峙兩日後,若不見敵人異動,即帶中軍先撤到後方山口紮營,其它軍隊再陸續撤離。最後依山堅守,敵人絕不敢來犯。

交待完這些後,嶽飛立即帶上張憲與嶽雲,隨欽差一道向南回京。

這兒說一下,張憲是嶽飛姨姐之長子,祖籍安徽。故張憲稱嶽飛為姨父,實則僅比嶽飛小幾歲而已。一身武藝甚為精湛,軍功卓著,故因功升為第一副將,幾乎算嶽家軍的副帥了。

不日,牛皋依嶽飛之計,中軍後撤六十餘裏,來到那原本叫帽子山的山前路口紮營,左右兩軍仍留守待命。金軍見嶽家軍如此行動,報與金兀術。兀術沉思良久,未敢決斷,仍命哨兵繼續觀察。又一日,嶽家軍左右兩軍皆各向兩麵張開後撤。兀術聽報帶眾將上城察看。見宋軍陣形齊整,忙問其餘各方向哨馬可有見宋軍,盡皆回道不曾有見。兀術不禁納悶起來,疑是嶽家軍引蛇出洞之計,終不敢出城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