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3)

太後想到紫微就有些不痛快,雖然這孩子也沒做什麼壞事,但畢竟皇上這傷是因她而起的,所以對她也一向是不理不睬。不過皇上倒是挺關心她的,也算得上是一件喜事。打聽了一下,知道那夫家是世家子弟,雖然是個庶子但挺有才華,官職不高但評價很好,以紫微這種不明不白的身份配了倒也不錯,就點了頭。

因著皇帝的病情,皇太後和皇後決定聯手整治後宮,務必讓後宮上上下下幹淨祥和!雷霆手段使出來,所有人都縮著脖子過日子,生怕做出點什麼惹兩位大神不高興的事來。就算是發生了什麼,也都暫時壓下,在皇帝的麵前更是報喜不報憂,生怕他不痛快。

皇帝自己倒覺得還好,他這個歲數了,即使不舍得不甘心,心裏也是有幾分明白。尤其歐陽洵又是個直腸子的,實話跟他說了,他這身子,再怎麼細心養著,估計也就這兩年的光景了。

兩年時間呀,太短了。可是,兩年時間,也夠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皇上身子好了一些,但畢竟是病中,精力有限,所以就讓大臣們回家自己過節去,隻叫了在京的兒女們進宮來辦了一個家宴。

即使隻是兒女們,這人也不少。尤其皇上還要求兒女們將自己的孩子們都帶進宮來,不管嫡庶。那更是一大片的人,但孝子賢孫的,也挺熱鬧。

乾隆最愛熱鬧,尤其老了,最喜歡兒女們承歡膝下子孫滿堂的,看著除了早些年過世的幾個孩子,除了在家思過的永瑜,包括出繼出去的永瑢都來了,一個不少的在自己麵前,和和氣氣的談天說地,乾隆心裏極為熨帖。精神頭極足地把每家的孩子都叫過來,問問功課呀,逗弄幾下呀,心情極好。

看到乾隆精神不錯身體也還好的樣子,所有皇子公主們也都鬆了口氣,更是故意在他麵前想法子湊趣讓他高興,比如關係最好的永瑆和永璂,就借著酒勁吵著自家孩子哪個更漂亮,最後鬧騰著要皇上做主,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而此時的永瑜,則一個人坐在炕上趴著炕桌抄經,房間裏隻有炕桌上的一盞玻璃燈發著光,照著永瑜孤伶伶的身影和桌上的筆墨紙硯。

依稀能聽到鞭炮和禮花的聲音,閉上眼睛,也能聽到一些笑鬧聲不知從哪裏傳來。永瑜低頭看著麵前的白紙,隻覺得心如刀絞,不知不覺中視線就模糊了起來,又突然清晰了一些,能看到白紙上,兩個圓型的水痕。

永瑜突然很想見見自己的皇阿瑪,想向他好好認個錯,說清楚自己根本沒有與本傑明狼狽為奸的想法,自己隻是單純地想交個朋友而已。想跟他說自己是有心胸有抱負的,隻是一直無法施展,想告訴他自己不是故意說那些惹他生氣的話來,想告訴他,自己一個人過節,是多麼孤單。

眼淚越流越多,永瑜捂著臉輕輕的嗚咽,此時的他,擔心的不是同樣一個人的小燕子,不是福晉的孩子的生活,而是擔心自己真的失寵了。以前再犯錯,皇阿瑪也沒有說過這麼嚴厲的話來,更是幾次為了他跟永琪翻臉,可是這次,聽皇阿瑪說的那些誅心之語,永瑜真的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

他在皇阿瑪那裏說的那些話,其實倒也是真心,但再怎麼真心,他心底裏還是愛那個位置帶來的權勢富貴的。上朝看著永琪掌管朝政,那種一呼百應的權力多麼誘人,哪個人又不羨慕呢?永瑜一直覺得自己是有本事的,更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坐上那個位置的。可是現在,什麼都空了。

突然傳來說話聲,永瑜驚醒了過來,連忙擦去了眼淚,將滴了水的紙揉掉扔進紙簍裏,轉頭看著房門仔細聽著。

“今兒個是大年三十,福晉命奴才送些年菜過來給貝勒爺過節呢。”

“東西打開。”

“是。”一些輕輕的聲響後,侍衛冷冰冰的聲音應了兩句,放了行。

門被推開,一個人拎著食盒彎腰走了進來,永瑜認出是福晉入門帶來的包衣管事,這管事長得胖胖的,一張笑臉,挺和氣的模樣。進來先行了禮,叫起後恭敬地說:“貝勒爺,大年三十了,福晉不能過來,親手做了些年菜讓奴才送來給您,也算是一家團聚地過個節。”

“福晉有心了。”永瑜點了頭,這奴才就放食盒放在一邊,過來幫著收拾了炕桌。這書齋裏陳設簡單,沒有像樣可以吃飯的桌子,也隻有一個炕頭熱乎些,所以永瑜一天的活動基本上都在這炕上。管事自然也就把吃的放在這炕桌上了。

六菜一湯,雖然量不多,但樣樣精致用心,永瑜也是非常高興的。想著和這管事多說幾句話,他一個人關在這裏,實在是悶壞了。“福晉可好?”

“勞貝勒爺惦記,福晉一切都好。”

“是我行為魯莽連累了她。”

“福晉讓奴才和貝勒爺說一聲,隻要貝勒爺繼續認真抄經祈福,您的孝心就一定能被皇上知道,貝勒爺自然有機會出來。”

“我知道了。側福晉好嗎?孩子呢?”

“都好,福晉今天和側福晉大阿哥一起用的飯,奴才來的時候有幸見了大阿哥一麵,大阿哥健壯可愛,兩位福晉都極喜歡的。”

永瑜歎息一聲,孩子生下來很久了,但皇阿瑪一直沒有賜名,家裏也暫時隻叫個小名,沒有個正經名字,真是委屈了這個孩子。

想了想問了一聲:“小燕子好嗎?”

這奴才悶了一會沒有說話,讓永瑜有些擔心,忍不住想追問,這奴才說話了:“回貝勒爺的話,您說的這個小燕子奴才沒見著,不太清楚她的消息。”

永瑜想發火,但又忍住了。因為怕小燕子與福晉側福晉撞見起了衝突,他當時特意把小燕子安排在離福晉她們院子最遠的地方,平時也不許人過去打擾。小燕子自牢裏出來也一直隻在院子裏活動,他沒見過也是正常。

想到小燕子不知道一個人在做什麼,是不是很孤單,永瑜心裏非常難受,沒心思再多說什麼,打發了這奴才離開了。

而此時的小燕子則真的受罪了,永瑜被關,福晉多少聽到一些風聲,知道與這小燕子脫不開幹係,心裏恨極了她。福晉不待見這丫頭,丫頭奴才們哪個是愚笨的?於是,大冬天的,炕也不給她燒,送的飯菜也都是些殘羹冷炙,還有一頓沒一頓的,以前喝的藥現在也沒有人熬了。因過年了人手不夠,還把小燕子這裏的兩個丫頭調走了。直把小燕子凍得餓得悶得夠嗆。但她自身上殘了,至今也沒有養好,獨自下不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