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在院中飛舞,雲遮月的幽暗下,道士端起案幾上的茶杯,慢慢品了一口。
茶水入腹,他方才點頭言道:“我,有神通。”
聞得此言,我太爺眼中帶著激動的淚光,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單手撐著木床,一個翻身就麻利的下了床。
太爺快步的衝到了道士的跟前,跪在地上重重磕頭道:“道爺,您收我為徒吧……”
見狀,道士望了一眼我太爺,沒有說什麼。他放下了手中茶,抬手向著太爺的身後一指。
見此,太爺麵上帶著一絲的詫異,但隨著那道士手指的方向一望,頓時驚住了!
隻見那棵古銀杏樹下,碩大的木床依在,那被棉被包裹著的太爺,也依舊在……
嘴巴微張著,太爺瞳孔不自覺的放大,望了望道士,又望了望木床上的自己,戰戰兢兢中竟說不出話來。
見我太爺如此驚恐,道士端茶小品一口後,平靜的開口道:“莫怕,那是你的肉身。現在的你,是介於亡魂與鬼魂之間的狀態……”
人死之後,魂魄會離開肉身,稱之為‘亡魂’。
這‘亡魂’與民間常說的‘鬼魂’隻有一字之差,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古書有載:“亡魂也,似幻存真,依陰氣驅使,直達地府歸。鬼魂也,業果未報,尚念人間,陰差捉迎回……”
用現代的話來說,‘亡魂’是一種懵懂的狀態,認不清現實與虛幻,隻能靠著本能去行事。而‘鬼魂’則是意識清醒,擁有神智的存在,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鬼’。
這人死之後,一般都會成為‘亡魂’,神智處於懵懂縹緲的狀態,依靠著本能向西而行,直接去往地府鬼門關。但有些人在死後,不會成為‘亡魂’,而是變成意識清醒的‘鬼魂’。這些人,大多是生前作惡之徒,或死時怨念太深之輩。雖然意識清醒,能留在陽間,但若不及時去往鬼門關,也會多受磨難。
畢竟地府不會放任‘鬼魂’在陽間作亂,他們會按照‘生死簿’上的記載,定期來陽間清理‘鬼魂’。而這種清理,便是用‘鎖魂鏈’將這些‘鬼魂’押解入陰,受十殿閻王審判,入十八層地獄受刑……
此時我太爺,按理來說是‘鬼魂’,但因這道士的緣故,身上沒有怨氣和煞氣纏繞,便不會在‘生死簿’上留名也不能被稱為‘鬼魂’。
在這道士的一番解釋下,太爺也清楚了自己現在的狀態。但成為亡魂後,太爺並沒有害怕膽怯,反而是欣喜若狂起來。畢竟,我太爺一生都在尋仙問道,如今終於算是遇見了一位有神通的道爺,自是將身死暫時的拋在了腦後……
“道爺,您有大神通呀!您收我為徒吧……”說著此言,太爺毫不含糊的又跪在了那道士的麵前。
見此,道士示意我太爺起身,也搖著手言道:“你非仙之身,不得仙之道……”
此時,我太爺帶著迷離的眼神,眼巴巴的望著這道士。而這道士則平靜的向我太爺訴說著什麼……
據這道士說,他道號‘破空’,乃是一名‘出道仙’,入世多年後業果纏身,在這‘護佑寺’中了斷因果。
他本該脫離俗世,淨六根,降六賊。卻因我太爺的執著與那老管家的話語,動了惻隱之心。因此,他與我太爺,纏上了因果。
說到這裏,我就要向各位解釋一下,什麼是‘出道仙’了。
這‘出道仙’不同於民間的‘陰陽先生’或東北盛行的‘薩滿’和‘出馬弟子’。
這所謂的‘陰陽先生’隻是些懂得風水、陰陽八卦、五行命理的一類人。
而東北的‘薩滿’和‘出馬弟子’多是一些跳大神和請仙上身之輩,雖然也有些治病救人的本事,但充其量也隻是一個人與仙之間的媒介。
而想要成為‘出道仙’,則必須得“上仙者”分解元神後的轉世之人。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天上的神仙,將肉身兵解,令元神下界,投胎再世為人。有些仙家境界低修為淺,會以完整的元神投胎來到人間。而有些仙家,境界高修為也高,就會將元神分解,化十份百份甚至是千份,投胎來到人間。
至於這些仙家為何會分解元神降臨人間有著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有兩種解釋最廣。
其一,說的是仙家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更多的功德和感悟。這投身下界,就是修行之中最好的辦法。
民間傳說中常出現的‘文曲星’下凡或‘武曲星’下凡,都是這些仙家下界來解救和度化世人的表現。同時,也是這些仙家積累功德的機會。凡遇亂世,這些仙家下界的傳說也就更多。
其二,說的是仙家犯錯之後,便要投胎下界,就好似那‘西遊記’中的二師兄一般,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投身畜生道受輪回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