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連連擺手:“沒多少,沒多少,也就將將夠供我家小丫頭去上個學堂的。”
那最早說話說王姓漢子:“老陳,到時候,我也讓我家三個丫頭去學堂,和你家小丫還是個伴兒。”
老陳:“好啊,我也沒事,到時候,我天天趕牛車接送四個孩子。讓你家那三個照顧著點我家小丫。”
王姓漢子:“成,你放心,有我家那三丫頭,一準讓你家小丫不被人欺負。”
陳:“好啊,好啊!”
晚上少年回到她在鎮上的小院。隻有三間正房兩間廂房。和一個不能話的啞婆婆。
小院被啞婆婆打理的很幹淨。
看到少年回來,啞婆婆比劃著說:回來了,飯做好了。你洗好了就能吃。
少年洗過手臉,啞婆婆已經把飯菜端上了桌。一小碗白米飯,小碟小炒肉,一碟涼拌瓜片,一碗蛋花湯。
“啞婆婆,你也盛點飯,過來一起吃吧。”
啞婆婆比劃著:我吃過了,姑娘,你慢慢吃。
為了避免和在平江府類似的遭遇——給她說親,周沁到了寧州就一直男兒裝扮示人。m.X520xs.Com
哪怕在自己的這個小院兒裏,周沁都時刻謹記自己的男兒身份。
隻有啞婆婆知道她是個姑娘。
每天,周沁吃過飯都會和啞婆婆在院子裏坐一會,戌時中準時進屋“睡覺”。這個習慣,幾乎是雷打不動。
三年前,因為開開他們遇到了一個新的難題,找不到合適的絕緣體材料。
“電”已經弄出來了,可是沒有合適材料充當絕緣體,一直沒應用上,開開其他想用電來做的事,都無法進展。
周沁於一年前來到心心的封地寧州。
周沁查過資料,也對比過天盛朝的地理圖誌,這裏是最適合種植橡膠樹。
周沁從去年到今年已經種了兩千畝的橡膠園。在她的計劃裏每年都要種植上千畝。
原本橡膠樹要種植七八年以後,才可以開始割膠。一棵橡膠樹可以持續割膠二十年左右。
等第一批橡膠樹不能割膠的時候,已經有近三萬畝的橡膠園。
三萬畝橡膠園同時采膠時,一年最可以產幹膠三十六萬石。
但為了開開那邊的需求,她今年已經開始少量從商城買乳膠幹膠提供給開開的科研團隊。
為了橡膠園的秘密不被發現,周沁打算等到這批去年種植的橡膠可以供膠後,再離開。
也就是說周沁在寧州,還要再待上五年。
周沁現在的生活,主業就是帶著人照看這兩千畝的橡膠樹園。
副業就是開開鋪子,賺點小錢。
她是最先知道國與國之間要開市互通的。
她早早的就買下了,與兩國接壤的水雲鎮三百餘畝土地,修建了整整兩條商業街。
如今水雲鎮的一大半商鋪都在她手裏。她自己開的店就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
也算過了一把“包租公”的癮。
三年的時間,大嫂生了第三個兒子,小墨。
周淇去年八月也生了下長女趙芊芊。
小濤今年春天也當了爹,麥苗給他生了個女兒,取名周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