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開:“增加咱們朝廷的糧食儲備啊。

我知道,每年的秋收季節,都會有外邦的人在我朝邊境,掠奪糧草。

我們可以把糧倉裏的陳糧和一部分心糧,拿去跟外邦的遊牧民族,交換我們需要的牛羊馬匹,甚至是礦石。

他們有了糧食也就不會一直盯著我朝的邊境百姓的秋收糧了。”

蕭景曜完全沒想到開開會這麼說。很是意外但也讓他堅信,自己沒有選錯繼承人,自己不再廣納後宮是對的。

而趙樹完全沒有往開開說的那處想過。聽了開開所說趙樹深覺自己白白讀了這幾年的聖賢書。

蕭景曜:“趙公子對太子所言怎麼看?”

趙樹起身對皇帝深施一禮:“回陛下的話。不瞞陛下,草民聽了太子殿下一席話,深覺慚愧。草民真真是白讀了這些年的聖賢書。”

開開出言安慰:“小姨夫這些可不是聖賢書裏教的。我那還有一些關於民生民計方麵的資料,回頭我找了,讓人給你送去。”

言下之意,趙樹不是沒有下功夫讀書,而是沒有機會接觸到更深一層的知識。

這事兒怪不得他。

“草民,謝過太子殿下。”

“小姨夫,您再一口一個太子殿下的叫著,可是打算和外甥生分了?您還是叫我開開或者言川吧。”

趙樹剛要說:“遵命。”

但是在開開注視的目光下,就說成了:“好的,姨夫知道了。”

蕭景曜又和周濤聊了一些關於底層商人的經商環境的問題。

又問了開開關於經商這一塊兒的一些問題。

無一例外,開開都說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當今社會,還是分階層的。

所謂士、農、工、商。商是排在最末位的,是身份地位最低的。

但開開卻說:“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就離不開錢。

我們應該鼓勵一部分人去經商。

這樣既能滿足一部分人的生活需求,又能把銀錢流動起來。

商人經商還可以為朝廷增加一部分稅收。

而增加的這一部分財政收入。

可以還之於民,用於天盛朝的基礎建設,比如修路,比如建造學堂。

或者可以用來養兵,增加天盛朝的軍事實力……”

趙樹聽的渾身冒冷汗,這熊孩子怎麼啥都往外說?這讓皇帝怎麼看他?怎麼想他?

他偷看了皇上好幾眼,幸好皇上沒有生氣,發怒。

蕭景曜很震驚的看著自己的這個太子兒子。

如果不是有自己親信暗衛,一直盯著他們母子。

他都要懷疑這個小孩兒,究竟是不是他蕭景曜的兒子了。

一個不到六周歲的小崽子,哪裏來的這麼多想法?

關鍵是他說的,還他娘的挺有道理。

他怕不是上輩子就做過皇帝,過奈何橋的時候,忘了喝孟婆湯吧?

但當他想到,他的老師範老先生,年初給他寫的信,又釋然了。

這孩子可能天生就是做君王的料。

還好,這是自己的兒子,是他天盛朝的太子。如果出自別國,此子絕不能留。

蕭景曜對開開說道:“把你平時看的書,給為父也看看。”

開開蹙眉看著他父皇:“書我可以找找看,但是能不能找到我也不確定,畢竟那些書都是以前看的了。Wwω.dιCΗXWZ.℃o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