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整個人都是懵的,我這還沒同意分家,怎麼就扯到跟誰了?
老話都說老兒子(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李大柱確實天天都在忙,李二柱也確實哄她開心的時候多。如果真的分家她倒是願意跟著老二的。
她這邊還在想著,那邊二兒子已經把家分完了。
李母跟著老二,房子現在誰住的歸誰。
良田五畝,旱地三畝。李母留一畝水田,一畝旱地,兩兄弟各得兩畝水田,一畝旱地。
家裏的農具,廚具,糧食,和銀錢分成三份,李母,和兩兄弟各的一份。
以後李母去了,李母名下的東西都留給老二。
另外老大李大柱按照村裏的規矩,每年給李母一兩銀子的孝敬。平時逢年過節該給李母的節禮也不能少。
李大嫂咬著牙問李二柱:“小叔子,你明知,那香腸的生意我們不能做了,還……”
李二柱看都不看他大嫂:“七叔公,就這樣吧。我雖然幹農活不行,但我是真的對我娘好。我肯定讓我媳婦好好孝敬俺娘。”
七叔公看向李大柱:“大柱,你說呢?”
李大柱咬咬牙:“我聽我娘的。”
七叔公這才看向李母,以前看著是個不錯的,真是沒想到一把年紀了,越活越回去了。
逼自己閨女拿一千兩?這事她也能同意?糊塗啊!
“劉氏,你怎麼說?”
李母看著大兒子,大兒子正一臉希冀的看著自己。再看看小兒子。
李二柱見他娘看過來,忙說:“娘,我打小,你就對我好。你放心,以後我肯定對你更好。”
李二柱媳婦馬丫蛋也忙表孝心:“娘,我和二柱一起伺候您。”
李母很滿意老二兩口子的態度:“七叔,我跟老二。”
李二柱兩口子高興的差點沒跳起來。老娘手裏的幾十兩銀子這不就到手了?馬上春蘭給娘的一千兩銀子就是他的了。
李大柱卻是頹廢的跪坐在地。
很快李家倆房,在周家和李家族長,族老們的見證下分了家,寫了文書。
每一條都詳詳細細的寫了進去,兩家都確認沒有遺漏後才簽字畫押,一式五份。
村裏一份,族裏一份,李母一份,兩兄弟一人一份。
李母手裏的銀子,在李二柱的要求下當場就分了。三份,一份六十八兩四錢。
李二柱摸著到手的銀票和碎銀子,心裏很高興,銀錢這東西還是得落兜為安。
看老兒子高興,李母也沒說讓老二兩口子把錢交給她管的話。
李家村的人這才見識到李家的富足。
之前還和他們是一樣的農戶,如今是真有錢了。
想起李大柱媳婦的話,把目光都看向了李春蘭。
李春蘭:“天色也不早了,你們家的事兒都說完了。那就說說我的事兒吧。”
李二柱:“對,妹妹答應給我娘的孝敬銀子還沒給呢。”
李春蘭沒看娘家的任何人,而是看向族長。
“七叔公,你也知道,我本就是外嫁女。家裏還有公爹在,周家兄弟和睦也沒分家。”
雖然周濤早就在村裏蓋了新房子,人也常常住縣裏。但是李家確實沒分家,還都是一個戶籍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