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有乃父之風,蕭景曜聽了自然高興。
“這我當然知道。”當蕭景曜看到開開縣試和府試的的卷子時,就已經打算把開開當成繼承人來培養了。
這也是他遲遲不肯廣納後宮的原因之一。
他始終記得那天,他的長子一大早就跑過來問他:“您是我爹爹,我已經知道了。但是你和我娘親是什麼關係?”
當時的他被問的有點懵,他下意識的說:“我和你娘是什麼關係?沒關係啊。”
那小子恨恨的瞪了他一眼丟下一句:“難怪娘親會生你的氣。你說話一點都不在乎娘親的感受。你這樣的爹,我不要了。”說完,那個小崽子就跑了。
甚至幾次在夢中都夢見兒子對他說的那句“你這樣的爹,我不要了。”
當時他隻覺得那孩子不可理喻,如今想起來卻覺得那孩子有個性,和他小時候像極了。
想到這兒,嘴角也勾了起來。
讓一旁的秦墨看的莫名其妙。
......
燒烤吃的大家都很滿足,四個孩子都很期待到了京城後的新生活。
周淇和趙母也期盼的和趙樹一家團聚。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朝著京城的方向再次出發。
隨著離京城越來越近,就連最老成的開開,都忍不住時不時的往外看。
當遠遠地看到京城的城牆時。
如果不是同行的有娘親還有夫子,四個孩子都想下地奔跑了。
眼見著城門樓越來越近,城牆也越來越高。
沒來過京城的人都很興奮。都忍不住想看看京城的城門和縣城的城門有什麼差別。
此時前方駛過來一輛馬車,從馬車上下來一人。向最前麵那輛馬車的車夫問道:
“請問是太原府,安平縣來的嗎?”
天五一聽是或許是認識的人,一把拉住馬韁繩:“正是。”
王昊聞言,心裏一喜,可算是接到人了。
“我乃太原府,安平縣,縣令之子王昊。受母親之托前來接,周姨母——沁夫人。”
坐在這輛馬車上的周沁自然也聽到了。
掀起馬車車簾,看向馬車外的王昊。身著常服,很是挺拔,眉眼與喬氏有幾分相似。
周沁下車。
王晟上前,恭恭敬敬的對周沁行了一禮。
“姨母,算著你們離開安平的日子,我都等了您幾日了。可算把您給盼來了。”
王昊對周沁的恭敬,一方麵是因為他母親寫給他的信。
另一方麵,就在收到他娘寫給他的信之前兩天,他竟然意外發現,當初沁夫人祖母去世時,去周家吊唁的京城秦家的秦三公子;當初的一介商賈,竟然就是如今的戶部尚書。
周沁心裏尷尬的要死,這王晟雖然不及自己年長,也比自己小不了幾歲。
他這聲“姨母”倒是叫的順口。
周沁還是趕緊虛扶了一下,把王晟扶起。
“你母親也是的,我又不是找不到京城,還巴巴的給你寫信讓你來接,豈不是耽誤你的事了?”
王昊熱絡的說:“我要是不來接您,讓我母親知道,我又得吃竹子炒肉了。
再說我也是下了值,才來這裏等您的。白日裏都是小廝等在這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