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草長鶯飛,看著漫山遍野的杏花。周沁感歎,這就是杏花村的由來吧。
周沁讓以一斤十個銅板的價格收了很多杏花,加上糯米,第一批釀了近千斤的杏花酒。
杏花酒清澈透明,清香馥鬱,入口香綿、落口甜潤、醇厚、爽洌,口感是很不錯,飲後餘香、回味悠長。
周沁讓人天五著人把杏花酒給秦墨送去了九百斤。自己留下了七八十斤,存在了地窖裏。
年前在縣裏買的兩家鋪子也開張了,一家成衣鋪子,一家點心鋪子。
位於大山鎮李家村的莊子也由何石和小王氏管著。種了百餘畝的紅高粱,建了個小型的養殖場,養了豬和羊。
周沁在杏花村的宅子已經蓋好了,同樣是三進的院子,比鎮上的那處大了不少。
族學也建好了。趙樹介紹來的兩位秀才也來了。年長的姓張,二十出頭的姓劉,二人負責孩子們的啟蒙。
如今周家男孩有二十二個五到十二歲的男孩子在族學。村裏其他姓氏的孩子隻有八個被送進了周家族學年紀也都是十三歲以下的。十三歲的大孩子在村裏已經能頂上一個勞動力了。沒有人往族學送。
周家隻有族長和族老家的八個女孩子進了族學。其他姓氏的隻有麥苗一個進了周家族學,費用還是小濤自己出的。
就這些生源還是因為村裏非周家的孩子束脩隻收二百文一個月,夥食費一人一天隻需要五文錢,或者一個月四十斤糧食換。村長一家就貢獻了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族長也給族人開過會,勸說讓女孩子們都去族學,又不花錢,一天還供兩頓飯。但女孩都去族學了,家裏活來幹?年紀小的孩子誰來看?竟沒有一個同意的。
族學正式開學後,歡歡姐弟也進了族學。
因為有基礎的孩子,除了開開心心和歡歡樂樂隻有三個人。所以隻開了三個班,甲班分男女兩個班。乙班暫時不分男女隻有一個班。WwW.com
第一天,大家都很開心。到了族學就開始吃早飯。
早上吃的是香噴噴的大米粥,包子,雞蛋和鹹菜,包子是分紅糖餡的和肉餡的,雞蛋是一人一個的,粥和鹹菜是不限量的。
上午大家相互認識後,甲班的孩子們就跟著老師讀三字經或者百家姓。乙班的七個孩子,範老夫子考教一番後,按他們原本的進度分兩類教導。
中午的主食是三合麵饅頭,二米飯。菜是紅燒肉,炒瓜片和炒白菜。還有濃鬱的大骨頭燉冬瓜湯。
下午大家都要溫習上午的功課,完成夫子布置的作業。男孩另外要和天九習武。
第二天開始,每天都必須提前兩刻鍾到族學跟著天九鍛煉身體。
族學裏還針對女孩子開設了刺繡班,烹飪班,糕點班。其實有幾個年齡大,自己又覺得自己不太聰明的男孩子在和天九習武後,也選擇在下午學習烹飪和製作糕點。
在族長和村長的建議下十天後,私塾又開設了針對男孩子的木匠班和泥瓦匠班。畢竟不是所有的男孩子都適合科考的。
後來族長大伯爺家的小重孫女笑笑見樂樂每天下午都在擺弄各種草,天天纏著樂樂要和樂樂學。劉大夫也說笑笑和樂樂都有點學醫的天賦,周沁幹脆又專門請了大夫開了個女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