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轉圈兒都不暈,走了這麼多路也不喘,我感覺我的病好了。”
董琢秋高興得直抹眼淚:
“你真的好了?好了好,好了好啊!”
他扶著老妻坐了下來:
“歇會兒吧,別累著了。
那丫頭說,她那酒你喝個七天八天的,沒準兒就健步如飛了。
我以為她在瞎吹,沒想到是真的。”
季氏糾正道:“哪裏用七八天,明明才五天。
對了當家的,你不是說,那酒你也可以喝嗎?
從今天開始,你就喝吧,你晚上睡得不好,翻來覆去的,早上起來,很多時候都沒精神。”
董琢秋搖頭:“這酒能治你的病,我就更不能喝了,都留著給你喝吧。”
“不用,我這五天了,才喝了一點點。
我看那一小壇,我能喝好久呢。
也許不用都喝完,我的病就徹底好了。你也喝吧,別叫我擔心你。”
“好,我們都喝。咱們可要記著那丫頭的情啊。”
“我記著呢。對了當家的,你不是說,如果左家小子不錯,就把閨女嫁進左家嗎?
咱們閨女哪裏都好,就是不經常出門,啥也不懂。”
董琢秋笑了:“如果是以前,可能有些不好辦。
現在,你的病慢慢好了,你就可以多帶帶她。
出門帶著她,理家帶著她,辦事也帶著她。
閨女那麼聰明,半年時間肯定啥都學會的。”
“幹嗎要半年啊?”
季氏說著,又站了起來,在屋裏走來走去的。
董琢秋小心地陪在季氏身邊,怕她摔倒:
“那丫頭說,她的哥哥們,今年院試應該能考中秀才。
到時候,她會讓哥哥們進京來,考皇家書院。
我算了一下時間,院試後,再來到京城,至少需要七八個月。”
季氏明白了:“當家的,這段時間我會盡量多教教女兒,把我的本事都教給她,讓她當個好媳婦。”
“好,孩兒他娘,咱們就這麼一個女兒,不希望她大富大貴,她在夫家能不受氣,夫妻和和美美地過日子就行。
等左家的小子們來了,我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他們的父母是啥人。
如果婆婆太厲害,公公又糊塗的話,小子再好,也不能嫁。”
季氏剛剛嫁進董家的時候,身體還行。
她生了董彥槐以後,家裏發生點變故,她著急上火月子裏沒保養好,落下了病根。
然後,就一直沒懷孕。
直到董彥槐十三歲的時候,她才生了董依慧這個老來女。
生了女兒後,她的身體更不好了。
慢慢地女兒大了,多虧了女兒的照顧,她才能活到今天。
正因為她的病,也因為家裏沒人,女兒十八了還沒有定親。
老夫妻倆和董彥槐都覺得愧對董依慧,都想給她找個好女婿。
“當家的,你說得對,就這麼辦。
再過幾天,我三嫂生辰,我領著閨女回娘家給她慶生,讓閨女見見世麵。
用不了多久,我二哥又要當爺爺了,我也回去看看,也帶著閨女。”
董琢秋提醒季氏:“到時候,你就說領閨女出來見見娘家人。
可別讓人家以為,你是帶女兒出來給別人相看的,毀了女兒的名聲。”
“我知道了。”
董彥槐走了進來:“爹,我找你有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