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鳳十二年,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急詔護國帝師魏輕侯回京,囚於風波亭內!
“護國帝師魏輕侯,獨斷專權,橫行不法,藐視神靈,有窺伺大寶,忤逆造反之意,共犯死罪二十四條,罪該萬死!”
看著風波亭內那口倒扣的佛鍾,大宦官劉瑾是手捧聖旨冷聲說道。
“吾皇聖明!”
當即,隨著聖旨宣讀完畢,群臣拜服,亭外所有文武百官,都是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
因為就在今天,在他們所有人的聯手之下,大名鼎鼎的淮右布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護國帝師魏輕侯,終於要倒了啊!
此人之狠辣,之無情,之嚴苛,他們為官數十年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官員隻要敢貪汙超過一百兩銀子,便剝皮實草,士紳隻要敢侵占超過一百畝土地,便五馬分屍。
僅此一項,死在他手下的官員士紳,便超過了十萬人,天理難容!
可以說他隻要一日不死,他們便永無寧日。
而今,終於要天下太平了啊!
連當朝女帝武青瑤都是目光冰冷的看著風波亭內那口佛鍾,似能透過佛鍾看到裏麵那道風姿無雙的絕世身影般,目中有著一絲極為複雜的神色。
因為那佛鍾內扣著的是護國帝師魏輕侯啊,不僅是她的老師,也是幫助她登上帝位,坐穩這天下最大的功臣。
遙記當年先帝北伐大敗,於白帝城托孤時,將作為皇室獨苗的她親自托付到魏輕侯手上,讓她拜為相父,以保武家江山萬年。
可少女羞澀,難以開口叫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男子為父,便改為老師,是為護國帝師。
可以說沒有魏輕侯,便沒有現如今的大虞王朝,更沒有她天鳳皇帝武青瑤!
這一路走來,在魏輕侯的輔佐下,天鳳一朝是共創下了十大不朽功勳。
滅群雄以統中原,修長城以拒蠻夷,鑿運河以通南北,編大典以傳萬世,造寶船以下西洋。
創錦衣以查天下,剿黃巾以安萬民,建學堂以收失學,開養濟以贍孤寡,驅佛門以廢高利。
一時間是使得大虞取得了數百年未有之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真正做到了國泰民安,萬民樂業。
然功高震主,兔死狗烹!
當完成這一係列史無前例的功績後,女帝是赫然發現,曾經那個自己敬愛有加的老師,是忽然變得越來越礙眼了。
因為每當有人提到這些功績時,人們都隻會想到魏輕侯,想到他這位才情無雙的護國帝師。
而忽略了她,忽略了她武青瑤也是這些功績的開創者。
更有甚者,民間竟開始鼓吹,讓她下嫁給魏輕侯,將帝位禪讓於他,安心在後宮做個賢後,相夫教子,不要再幹政了,這叫她如何能忍?
畢竟她武青瑤也是心高氣傲之人,有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的萬丈豪情,不輸熱血男兒。
她也曾有心想要在其它方麵重賞魏輕侯,比如加封他為護國公,天策上將軍,位列百官之首。
卻不想都被他給拒絕了,堅持不受任何官職,始終以淮右布衣自居,居於城北草廬之中。
那草廬之破敗,大風起時都可卷他屋上三重茅,這不是顯得她刻薄寡恩嗎?
連護國帝師這個稱號,都是先帝臨終前強加給他的,不然真就是以一介白衣立身廟堂。
這更是讓得女帝心中暗恨,畢竟朕才是真命天子,所謂天命難違,朕可以不給,但你不能不受!
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護國公你都不要,你想要什麼?
賞無可賞,功高震主啊!
因此就見風波亭外,女帝是用不帶一絲感情的聲音道。
“老師,你可知罪?”
短暫的沉默後,就聽佛鍾內,是傳出了一道聽不出喜怒哀樂的聲音。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嗎?果然,縱使是天子的金口玉言,也有違背的時候啊。”
“放肆!”
就見內閣首輔秦檜是大聲嗬斥道。
“魏輕侯,你這逆臣賊子,休要胡言,你在朝堂之上獨斷專行,橫行不法,本就罪該萬死,而且陛下也並未食言。”
“當初你剿滅六國餘孽時,陛下是許下誓言,說這世上沒有殺你的刀劍,綁你的繩索,更不能在你的草廬之中辦案。”
“可你也看到了,今日我們並未用刀劍繩索,也並非在你的草廬之中,用的也是佛門金鍾,嗬,也算是你當日蒙蔽陛下驅逐佛門自食的惡果了!”
“不錯!”
風波亭外盤坐的十名僧人中,一名長眉佛僧也是冷冷開口道。
“魏施主,我佛門一向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可你倒好,十年前不分青紅皂白,蒙蔽陛下,將我佛門無故驅逐出中土,致使我佛門元氣大傷,可曾想過有今日之禍?”
“嗬~”卻聽佛鍾裏是傳出了一道譏笑之聲。
“還真是好個救苦救難啊,你們佛門竊據中土,侵占大片土地,不事生產,一個個高高在上,進門就要香火錢,幾時見你們救苦救難了?”
“每當有老百姓真心向你們救助時,你們都高利借貸,逼得許多人家賣兒賣女,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普渡眾生嗎?這樣的邪魔歪道難道不該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