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投資(1 / 2)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誰都沒有想到,隻能怪自己的運氣不好。王永平他們,自然不好意思去找周鵬群,索要商量好的報酬。他都已經這麼倒黴了,不能往他的傷口上麵,再去撒上一把鹽。

隻不過,王永平等人,也為了這件事情,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僅僅是花費的時間,就長達一年多。他們原本都以為,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肯定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現在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頓時都有些傻眼了。

為了這項研究開發,他們可謂是孤注一擲,公司的其他業務,基本都停了下來,專門做這一件事情。這一下好了,他們的公司,也很快就陷入到危機之中。特別是王永平的那一個合夥人,已經心灰意冷,不想繼續幹下去了,提出了關閉公司的想法。

對於這件事情,王永平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從哪裏跌倒,就應該從哪裏爬起來。隻是稍微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挫折,就立刻被打倒在地,並不是什麼好事。

兩個人互相說服不了對方,隻好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他的合夥人李昭先,建議清算公司的資產,按照現有的市場價格,將他的那一半股份,全部出售給王永平。

這個要求,倒也是合情合理。畢竟這一家公司,在最開始的時候,是由他們兩個人共同出資,各自拿出了百分之五十的資金。這麼幾年下來,公司的規模,比起剛剛建立的時候,肯定是擴大了不少。

而且這兩個人,也都不是什麼刁鑽狡猾的人,一直都勤勤奮奮的工作。互相之間的關係,也是比較和諧的,基本沒有鬧出過什麼矛盾。

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李昭先要求撤資,王永平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人各有誌,不能強求。問題在於,他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的錢來。

按照最後的盤點,這家公司目前的總資產,在一百五十萬華夏幣左右。也就是說,王永平必須一下子拿出其中的一半,七十五萬華夏幣,才能夠完全買下李昭先的那一半股份。

這一次回來,王永平就是想和自己的父母親,好好商量一下,這一件事情。但是他的父母,也隻是普通的老師,在清河市這種三線城市,工資水平一向都不高。還要養活好幾個孩子,手中的積蓄,也並沒有多少。

再加上女兒王新月,才剛剛考上大學,在海港市那種地方,開支比內地要高出很多。雖然明知道自己的侄兒唐承軒,最近發了大財,成為了清河市的頭麵人物。但是姑姑唐芳和姑父王建華,都不是那樣的人,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從自己的親侄兒手裏要錢。

所以這件事情,還真是把他們給難住了,一時之間,躊躇莫展。聽到是這麼一回事情,唐承軒的心裏,感慨頗深。人和人之間,區別就有這麼大,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自己的大伯唐建國,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錢,趁著自己的父母親出事了,絲毫不顧及血脈親情。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僅騙走了自己父母親的保險和賠償,甚至還想賣掉自己家裏的房子。

可是自己的姑姑唐芳,雖然是唐建國的親大姐,卻跟他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那個時候,是自己最困難的時候,還在大學裏麵念書,妹妹唐文蓉,還在上小學。為了讓自己安心的完成學業,姑姑將唐文蓉接到了自己的家裏,親自撫養照顧,還不時的補貼一些生活費給自己。

這些恩情,唐承軒雖然從來沒有提起,但是卻永遠不會忘記。人都是有感情的,誰對自己好,誰對自己不好,心裏都清楚得很。每個人的心裏麵,都會有這樣的一筆帳。

現在表哥遇到了困難,唐承軒無論如何,也要幫他一把。何況這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還真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區區幾十萬而已,不就是一點小錢嗎?唐大老板現在窮得隻剩下錢了。

稍微斟酌了一下措辭,唐承軒說道:“表哥,這個事情,你就應該來找我。你可能還不知道呢,我最近走運了,以前在南方打工的時候,幫過一個米國人。這個米國人,繼承了一大筆遺產,成為了一個大老板。他感念當初的事情,就找到了我,讓我在華夏國這邊,幫助他開辦公司。”

說到這裏,唐承軒稍微停頓了一下,看了王永平一眼,這才繼續說道:“最近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忙著這些事情,目前,已經順利的開辦了一家跨國公司。這家跨國公司的總部,設立在米國,華夏國這邊的總部,目前在清河市這裏,不過,將來會搬到芝城那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