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會診(1 / 2)

隨著眾人來到一個很大的觀察室,隔著玻璃,唐承軒看到,裏麵隻有一張病床,上麵躺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渾身上下,插滿了各種各樣的管子和儀器,正躺在病床上麵,昏迷不醒。

旁邊各種儀器上麵的數字,不停的跳動,對於這些先進的儀器,唐承軒表示,完全看不懂,就好象一個文盲,手捧著一本天書,它認識自己,自己卻不認識它。

站在一邊的曹敏修,對於唐承軒的舉動,一直非常留心,眼看唐承軒兩眼茫然,似乎魂遊天外,完全不在狀態,不禁有點著急,今天他當著許多專家學者的麵,把唐承軒大大的誇獎了一番,也有他自己的私心。

在當今這個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西醫越來越強大,反觀中醫,由於有著各種各樣的限製,學習起來非常艱難。

而且華夏國人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敝帚自珍,很多中醫的絕活,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失傳,曹敏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想要通過博采眾家之長,將中醫發揚光大。

這個理想固然很偉大,但是真正實現起來,卻困難重重,曹敏修自己家裏的祖傳絕技,還好說一點,他的爺爺知道他的願望以後,就盡心盡力的培養他,導致他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位名醫,但是別人家裏的技藝,卻不是那麼好學的。

曹敏修的爺爺,也是一位名醫,而且為人豁達大度,結交了不少的朋友,老人家親自出麵,豁出自己的臉麵,四處求懇,讓曹敏修到各地學習,但是遺憾的是,除了學到很多經驗之外,別人家的秘密,哪裏是那麼好學的。

其實在唐承軒的外公那裏,已經是曹敏修學習的第五站,經過一個多月的觀摩學習,曹敏修自以為,將林老爺子的拿手絕技,學得七七八八了,正準備打道回府呢,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從天上降下來一個唐承軒。

在柳崗鎮的杏林醫館裏,親眼目睹了唐承軒的手段,讓曹敏修驚為天人,又到四周打聽了一番,才知道自己的淺薄,他很想找到唐承軒,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獲得唐承軒的理解和支持,一起將中醫事業發揚光大。

在曹敏修看來,那些老中醫們,思想比較僵化,而且年紀大了以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隻能靠吃老祖宗的老本,而唐承軒和自己一樣,都是年輕人,接受過高等教育,應該很有共同語言,也是一個誌同道合的好夥伴。

令曹敏修遺憾的是,第二天一大早,當他趕到杏林醫館的時候,唐承軒卻早已經離開了,曹敏修向林老爺子,打聽唐承軒的下落,林老爺子卻含含糊糊的,不肯多說,無奈之下,曹敏修隻好黯然離開,回到了芝城。

今天在醫院門口,遇到了唐承軒,曹敏修又燃起了希望,正好碰到這次會診,如果唐承軒可以大顯身手,必然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於中醫事業,也是一個不小的貢獻。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唐承軒對於這些事情,似乎並不感什麼興趣,尤其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唐承軒居然說自己不是一個醫生,就連行醫執照都沒有。

聽到唐承軒的話,曹敏修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這個世界,怎麼可以這麼瘋狂,如此高明的醫術,居然還不是醫生,那麼自己算什麼?等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唐承軒早已經走得無影無蹤,曹敏修隻好黯然回去。

現在唐承軒參加了會診,讓曹敏修又生出了一些希望,可是看到唐承軒現在這個狀態,自然著急起來,想了一會兒,曹敏修忍不住說道:“小唐醫生,你需不需要進去把把脈?”

這句話,把唐承軒從胡思亂想中,驚醒過來,看了一下病房的門口,有兩個穿著黑色衣服的年輕人把守,這兩個年輕人,神完氣足,站在那裏紋絲不動,顯然是練過武術的高手。

這樣的人來看門,很顯然,裏麵躺著的人,身份地位不低,估計是有錢有勢的人,唐承軒雅不願與這樣的人,有什麼交集。

轉頭看看曹敏修,唐承軒隨口說道:“這些專家都沒有進去,我們這些後生小輩,怎麼好意思進去呢?”

曹敏修說道:“那不一樣,他們是西醫,並不需要近身檢查,我們是中醫,如果不能把脈,基本就沒有辦法診斷,小唐醫生,你稍等片刻,我去跟他們商量一下,讓你進去看看。”

說完這話,曹敏修轉身就走了,唐承軒說了一句:“哎,你別去。”

四周的人,都在仔細觀察之中,整個觀察室裏靜悄悄的,唐承軒剛才有點著急,說話的聲音,未免就稍微大了一點,結果,將周圍的許多人都驚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