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還在正月裏,大家就都準備收拾東西回去了。來時大包小包,回去的時候東西更多,其中就有罐頭廠的各種罐頭。

蘇玉秋還給她媽塞了一筆錢,因為她小弟蘇玉冬同誌成績優異,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雖然是公費留學,但是蘇玉秋覺得獨自在異鄉手邊的錢財還是得充裕一些才行,手裏有錢幹什麼都方便,家裏人也就沒那麼擔心。

小弟是他們家裏最聰明的孩子,希望他早日學成歸來。

……

82年是一個好年景。

經過徐慶國戰友的牽線搭橋,蘇玉秋他們的水果罐頭接到了國外的單子,能夠搞出口,賺外國人的錢。

外國人比華國人更喜歡吃罐頭,他們罐頭廠的收益再創新高。

蘇玉秋還專門對罐頭口味進行了一些改良,做成外國人喜歡的口味。

當然了,罐頭廠的規模又再次擴大了。從一開始的小作坊,成為如今像模像樣的大工廠。

徐慶華他們之前的項目投資也有了收益,當時他們家是投了將近三十萬的樣子,收益有七萬,也就是差不多快有百分之二十五。

他這還是小頭,像最大的開發商這一下就賺了有幾百萬。

“如果之後的幾個項目也是這樣的收益,那就太好了,不費勁就能賺這麼多錢。”

不費勁但是費人脈,這條線一開始是靠著老張搭上的。而且還費本錢,一般人沒有麼大一筆資金。

這之後又找到投資機會的時候,徐慶華將前頭罐頭廠獲得的收益,加上這三四十萬,還找蘇玉秋要了一些,足足湊了一百萬進行投資。

其他人都被他這大手筆驚呆了。

“華子哥你這是把家當都壓上了啊!”

“不會還找人借了錢的吧?怎麼有這麼多?”

“確實借了一些。”找媳婦借也是借嘛。

“華子你這膽子也太大了,萬一賠了怎麼辦?這可不是小數目。”

“大東哥你什麼時候膽子這麼小了,你從前混黑市的時候可不是這樣。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多點投入才能多一些收益。”

“那也用自己現有的錢搞這個就行了,借錢還是萬萬不行的。”

大東想著,從前因為他比徐慶華更早混黑市,而且家裏住在公社比較方便,他家條件是要比徐慶華好的。

隻是後來徐慶華去外麵跑得多,有了更多的貨物來源渠道,漸漸他就後來居上。

現在徐慶華更是放開手腳大幹,很快他就該遠遠趕不上他了。

“哎,在膽量這方麵,我和你相比確實自愧不如。”

雖然知道這點,他也沒打算更改。說實話,他對現在這樣就已經很滿意了,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

有金手指作為底氣,徐慶華投入這些完全不在怕的,他能承受虧本的風險,隻是萬一真的虧了,那他以後就隻能吃媳婦的軟飯。當然,他相信不會虧本的。

……

做生意有時候要出去應酬,吃飯喝酒少不了,很多時候在酒桌上喝盡興了,項目也就能夠順利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