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大量的軍車出現在了空降兵第一軍所在的位置。
接著,空降兵第一軍士兵都被接到了鬆山機場等待,並且做好最後的休息。
而此時,即便是空降兵第一軍軍長黃梅新也不知道。
他們的少帥也偷偷的來到了空降兵第一軍所在的鬆山機場。
並且將會在接下來的行動之中,和他們一起空降到敵境內展開行動。
“幹糧都準備好了嗎?”林長新看向自己的警衛員李近國問道。
“放心吧,都準備好了!”
李近國點了點頭,他對林長新說道。
林長新所說的這種幹糧,其實是一種叫做“炒麵”的動作。
當然,此炒麵非彼炒麵。
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那時人們的生活條件普遍較為困難。
除了少數幾個大城市之外,其他地區的大部分人還處在貧困交界線,吃不飽的是常事,而且大部分人還是以粗糧為主,營養失衡,這類飲食供給平常人食用還好。
可對於前線消耗巨大的戰士來說,捉襟見肘。
糧食嚴重不足,再加上運輸路程較遠和敵軍的封鎖,讓我們的戰士饑寒交迫,飽一頓饑一頓,而且敵軍依靠空中優勢,如果我軍生火做飯,立刻就會成為敵人轟炸的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必須研發出能夠和罐頭這類食物相媲美的軍用食品。
經過仔細研究,士兵們的食物必須滿足四個條件:易保存、易食用、忌生冷、營養價值高,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後勤部門也在不斷的從民間征集各類食物來進行選擇,最後炒麵成功脫穎而出,成為了期間最受歡迎的軍用食物。
軍需食品的第一要務就是保存,經過各種手段處理後,炒麵的在普通室外環境下的保質期可以達到驚人的16天,在這16天當中,炒麵隨時可以拿出來食用,這個保質期超過了大部分的食物,也滿足了很多特殊部隊的作戰需求。
例如一些執行偵查任務的戰士,他們往往會在壕溝內連續待上5天左右,這時隻需要一袋炒麵和一壺清水就可以保證他們的基本攝入量。
當遇到緊急作戰任務的時候,戰士們也不用臨時準備食物,直接背上袋子就可以出發,非常的方便,為了方便,當時所有的炒麵統一規定每袋40斤,大大節省了分配和攜帶的時間。
而且炒麵本身非常容易攜帶,當時士兵們普遍使用一個長一米左右的布袋斜挎在身上,不僅重量輕,而且不影響作戰行動,即使再激烈的戰鬥,炒麵也不會灑出來,在作戰任務多的時候,可以隨時食用,非常方便。
在食用完之後,炒麵袋子可以繼續背在身上或者當成繩子係在身上,不會給敵人留下痕跡,因為炒麵中有大量的鹽,這些裝炒麵的袋子在關鍵時刻還可以用來包紮傷口,起到消炎的作用。
在這些優勢之外,炒麵本身的即食性也非常強,炒麵是將當時現有的穀類磨成粉後,進行烘幹和翻炒所得到的食物,因為各個地區的物產不同,生產炒麵用的原料也有所不同。
有的地區以小麥粉為主,有的地區以玉米和蓧麥為主,但不管原材料是什麼,炒麵都是熟透的,即使涼著吃也不會引起腹瀉的症狀。
眼下這個時節,宇棒半島地區天寒地凍的,其實攜帶罐頭什麼的去那裏作戰並不是太好的選擇。
空降兵第一軍接下來的人物大多數作戰任務都會在戶外執行,吃飯的時候也是一口飯搭配一口雪去吃,如果這個時候吃下生的食物,立刻會引發痢疾、腸炎等。
所以熟透的炒麵就顯得尤為重要,盡管這些炒麵難以下咽,但在特殊時期,活下去更加重要。
當條件好一點可以喝熱水的時候,炒麵添加熱水可以變成糊糊,再放入一些野菜,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的,最關鍵的是,炒麵看似難吃,卻保證了誌願軍對鹽的基本需求。
而炒麵我讓空降兵第一軍的戰士成為了敵人的噩夢,憑借炒麵的易攜帶性,很多空降兵第一軍的戰士可以成為了“蝙蝠俠”,他們在夜間發起突襲,可等敵人反應過來之後,卻找不到一丁點出現過的痕跡,曾經不能生活做飯的劣勢,也將在戰爭中卻成為了最大的優勢。
炒麵的製作非常簡單,並沒有什麼複雜的材料和工序!